沙巴對大部份的人來說就是碧海藍天的水上活動,只是有些人可能不了解這裡還存在著另一個時光,時光就得從鐵道火車開始說起。在沙巴亞庇有輛百年蒸汽觀光火車,只有在週三和週六開駛,列車是從早上10點從亞庇Tanjung Aru車站出發,當地民眾很少會搭乘這班觀光列車,旅客主要是歐美人士,還有少部份像我們這樣的自由行旅客。
這列由絲綢飯店集團經營的婆羅州蒸氣火車,是以約90噸的蒸氣引擎拉著6節復古車廂,一次約可搭載216名旅客,在出發前提早到達車站,先在入口處登記然後會有穿著復古造型的服務生帶你到車廂座位,你也可以到月台邊走走,順便看一下員工正在搬運木材及蒸氣引擎轉動的過程,而我們的司機跟地陪也跟著我們進入拍照,可見這班列車對他們來講也蠻新奇的。
上了車之後,整個車廂內散發著濃濃的復古風情,暈黃的燈熾照射著木質紋路的內部裝潢,上下接闔的玻璃窗,將我的思緒帶向早期台灣區間車年代,同樣的沒有現代冷氣空調,卻多一份與自然的和諧,不同的是桌面上那份送來的早餐與英式紅茶,沒有了時間的壓力,反倒多了一份怡然自得的與光影的對談。
火車從亞庇Tanjung Aru展開懷舊之旅,沿途經過村落、稻田、雨林,和海邊小鎮,車上會給每位旅客一本觀光手冊護照passport,介紹著沿途經過的每個村落小鎮,而且每站停靠之前服務員還會細心的幫你蓋上紀念印章,果然十足的觀光列車原汁原味。火車行駛了50分鐘後,停靠的第一站Kinarut就在我們邊吃著早餐邊欣賞田園風光中抵達,下了車你可以選擇走到鎮南寺或是在車站的小市集看看,會有人帶你走到兩處景點並簡單用英文介紹,停留的時間大約20分鐘,出去再進來都不需要驗票,大概看你的外表就知道你是坐這輛車的觀光客吧!我選擇的是前往鎮南寺,主要是想步行感受這種鄉間小徑,穿過鐵軌再往一旁的排水溝走去,頓時置身在婆羅洲的過往時光中,彷彿是種時空交疊的回想,帶著些許的悵然細細品味。
旅行的過程是種寫實也是種寫意,火車鐵道行對旅人來說,有時象徵著對空間轉移的飄泊,有時隱含著對時間消逝的感傷,在北婆羅洲的鐵路火車之旅,你可以對著空間思索想像,也可以將車上停靠後遞上的冰毛巾置於眼睛周圍,閉上眼,風吹過雨林停留的閒適,風吹過村落撒下的生命力,此刻,你已不再是過往的旅人,而是這趟人生風景中的原鄉人。
離開Kinarut後來到終點Papar區,Papar是沙巴原住民聚集地,我們在這裡停留他讓工作人員準備車上午餐。下車前服務員會向你詢問是否要參加火車頭轉向體驗,費用是20元馬幣,大約是20分鐘,如果不參加就像我一樣站在連接月台的高架橋上觀看,只是沒有實際在車內的體驗差別,之後,離開車站往市區的民俗藝品市集走去,時間是有點趕,在加上我們還在天橋上待了一回兒,所以只能自行尋找市集的方向,直覺告訴我往人多的地方走去就對了。
找不到當地有民俗藝品市集,結果是看到了傳統市場,街道兩旁是販賣著當地特有的小吃攤,大部份好像都是油炸類的甜點,當然還有在這裡隨處可見的椰子水和罐裝飲料水,或許是時近中午時分,陽光變得熱情異常令人難以招架,趕緊確定好方向往車站回頭,鎮上的車子好像不太理會路人,我只得跟著當地人尋找車流的空檔穿過車道,這樣的情況似乎到了國外就成了常見的畫面。回到車站時,工作人員還在準備午餐,坐在車上吹著涼風,不一會兒服務員就端上了我們的午餐-復古鐵路便當,四層的不鏽鋼內裝著水果、餐食與咖哩小菜,著實讓人滿滿的幸福感,唯一讓我納悶的是,餐後竟然等不到咖啡或者是茶點,只有看到販賣紀念品的工作人員在旁推銷,不過看看menu上的飲料價錢我也頓時明白,這裡跟其他地方一樣~使用者付費。
享用午餐的同時,車子開始往回走,沿途的風景再度映入眼簾,熱情的民眾仍不吝於向你展示他們的笑容,孩童們天真地有人站在屋頂上,有的攀爬在樹梢上,更多的是在路上追逐著列車,用他們一貫純真的聲音大喊哈囉,感染了車上的每一個人,或許這就是搭乘這班復古列車吸引人的地方,只是今天的旅程似乎不願提早結束,列車在中途停靠了近30分鐘等待其他列車通過,我們只得吃著冰棒等待,但不管如何,透過這趟與眾不同的沙巴復古體驗,豐富了此行的視野,感受了沙巴小鎮獨有的質樸風情,人是最美的風景,已為旅程下了最佳的註解。
結束完我的婆羅州蒸氣火車之旅,從時光隧道中的昔時回憶,回到了現代不一樣的沙巴市景。沙巴基金局大廈SABAH FOUNDATION BUILDING,是一座非常顯眼的城市座標,從數英哩外都可以看到這座大廈,31層樓的高度號稱婆羅洲最高、造型獨特的建築,距離哥打京那巴魯大約10分鐘的車程,座落在LIKAS灣,而且是世上少數以一支主軸體,搭配著96支鋼條呈輻射狀支撐的類建築,72個邊的大型現代化玻璃覆蓋的圓體形外觀,看起來還有點像是小型火箭,大部份的旅客同我一樣,馬上就來個不同姿勢環抱拍照,最有趣的是正對面還有個紅毛猩猩人形看板,頭一伸就如同紅毛猩猩逛大觀園的畫面。至於普陀寺這座華人廟宇建築,是在1978年落成開光的,寺廟的樓梯兩側有成排的仙女雕像,一旁還有一尊高約4層樓的觀音菩薩,對於同是華人族群的我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吸引力,進入主棟大雄寶殿旁可見亭台樓閣,雕樑畫棟的中國風廟宇,而1986年落成的大觀樓,可是台灣的星雲法師捐贈建造,最特別的是普陀寺飼養著一隻高齡127歲代表長壽的金錢龜在寺廟中爬行,但可惜的是個人沒碰到。
至於水上清真寺這棟美麗的建築,我給的特色以水涵養美感,以光鑲嵌容顏。全名是亞庇市立回教清真寺 ( City Mosque ) 伊斯蘭教特色建築,也就是俗稱的水上清真寺,清真寺位於裏卡士灣旁的人造湖,外牆是雪白覆蓋的藍頂,造型十分典雅,站在對岸草皮觀賞,整個清真寺與藍天合一,就好像浮在水面上,這點不難從他的名稱上看出,但不若我以前在摩洛哥的水上清真寺來到氣勢磅礴且巍峨壯觀(卡薩布蘭加水上清真寺)。沙巴以回教爲主要信仰,水上清真寺是市內最大的寺廟,來到沙巴亞庇市更得到此感受其獨特的文化氣息,特別是突出的圓頂和塔樓,一來是清真寺的標誌,二來有讓人有種天方夜譚般的神秘中東文化想像,若更有心的遊客,其實也可以在這裡欣賞到馬來西亞最美麗的落霞,晚霞映照在水面上的奇幻色彩更是一覺,我當然沒有機會一賭風采,不過入口處的雜貨攤裡壁面上就可見到這般攝影圖片,另外,水上清真寺也如同其他城市開如有著夜間打光的美麗景緻,不同的顏色光束讓清真寺更具有多面向的風情與活力。
城市的電車是一場悠緩的夢境,隨著心跳的旋律,讓失速的生活空間逐漸平靜了下來。這樣的情調,這樣的步履,彷彿遺忘了古老的時光,坐在電車內,靜觀外界的紛紛擾擾,一派世故的悠然,這個城市仍舊耽溺在過往流逝的美好,時間並不具有意義,亦如慢速移動的列車,走走停停的隨興,搖搖晃晃的移動,生活其中,天地帷幕是首靈魂傾洩浪漫情歌,空間靜止了,時間凝住了,復古的曲調浮映在細膩溫婉的光澤裡,是誰偷走了這不再漂泊的情懷?沉澱在咖啡裡的苦澀已悄然浸入了我的口,我的夢,城市只剩下一息等待明日的引頸期盼~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