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文章與 Travel Alliance - 旅遊平臺 合作推出
大多數人對於台東的第一次印象是什麼呢?若將時間稍微倒轉一點,應該是來自於《來去台東》這首歌曲!
發表於1994年,由歌手沈文程所唱的《來去台東》,其輕鬆、琅琅上口的曲調,讓大眾從歌曲中認識了台東的美景,並讓三仙台、八仙洞等景點,儼然成為旅人們到台東必定拜訪之地;除此之外,歌手本身的原住民身分(來自台東卑南鄉的魯凱族),也成功的行銷台東原住民文化讓大眾了解。
隨著時間的挪移,現今的旅行方式,已不單只是單點式的走馬看花,許多自主旅行的旅人們更強調與堅信,若能為這趟旅行留下有別於過去經驗與自我文化的「感動」,這樣的「出走」才更顯得有意義,特別是到花東部落去深度旅行、體驗、打工換宿等新型態的旅遊方式,近年來受到旅人們與大眾市場的接受與喜愛。
甫辦完2015台北國際旅展原民館的瘋馬旅行社總經理李文瑞說,原住民部落大多位於偏遠地區,所以讓人感到探險、神秘感,而對於生活壓力大的現代人而言,則帶有「出走現實」與「文化療癒」的嚮往感,深刻了解旅人心情的李文瑞,將長久帶領部落旅行的經驗,轉化加注於本次旅展的風格之中,並將主題定位於「部落生活旅行」,強調在旅行中與在地人、事、物進行深度接觸、對話,並將行程套裝安排為:到部落住民宿、營火邊吃烤肉、居民自行導覽解說、參與生活劇場演出、玩技藝遊戲等,將部落生活情境實際展現與投射於旅人的思考印象之中,果然成功吸引目光,短短四天的檔期,就創下百萬銷售佳績,而這樣的成績,更是原民館過去四年參與旅展以來銷售金額總和的二倍之多。
李文瑞說:「能夠有這樣的成果,其實也說明一件事,那就是旅人們對於國民旅遊的刻板印象受到顛覆。」
他強調,台灣有別於其他國家更有發展深度旅行的能力,一個不到3.6萬平方公里的島國,卻有著16族原住民族、749個帶有各自不同文化與生活的部落,這是我們的強項;再加上近年來消費意識自主提高與對於多元文化的包容,越來越多旅人懂得「感受」城市與部落生活之間的文化差異之美,旅人們不再堅守單從硬體設備與服務星級數來比較,而是藉由親身經驗去「體認」驗證這趟旅行的價值,部落旅行最想呈現的就是部落真實生活的「美學」呈現,自然、不做作、剛剛好的樣態,是多麼自在與愜意,自然而然也就創造了與一般國旅市場之間的差異價值。
李文瑞說,常常有客人問起,「部落到底要玩什麼?」,面對這樣的問題,他都會笑笑地說:「你先來了就知道」!
「…這群客人都是公司的高階主管,因為是第一次來花東玩,還穿襯衫、休閒鞋來…,然後又一大早趕火車,一上火車大家都睡著了,因為太累,而為了避免壞心情影響接下來的旅程,一到花蓮,我們就會先用「音樂」來安撫大家,去拜訪有紋面的「文化獵人」-彼得洛.烏嘎,在他的口簧琴聲、口述故事裡,彷彿聽見這塊腳踩之地的聲音,與那置身於真實的音樂劇場般的感受;在聽完故事後,就去港口部落學習怎麼「當」個原住民,準備了鋸木頭、穿蛙鞋賽跑、撒八卦網,或是芒草套圈圈等,這些過去要在部落生活都需要具備的技能,轉化成團體互動遊戲,您會看到為了贏得比賽,男的脫上衣,女的丟鞋子,直接在泥土地上跑步,還激動到跌倒,真的玩的很瘋,…;再接下來,就是去吃風味餐,品嘗「大海」這個「最新鮮的冰箱」所供應給原住民族人幾百年的飲食養育關係,然後大家就圍著營火,喝小米酒、聊天、跳舞唱歌,直到深夜都不覺得累,還要趕他們去睡覺…」,聽著李文瑞生動的描述著帶團到部落旅行的經驗,讓人覺得有趣又好笑,但也更能了解到部落旅行的魅力所在;也因為這樣的獨特性,許多旅行業者也紛紛仿效開發部落旅行路線,不過,要到部落旅行並非只是看表演、吃風味餐,更要懂得「尊重」。
每年七月,是原住民部落最忙碌的月份。以台東為例,今年7月5日由卑南鄉刺桐部落,率先為台東各原民族群豐年祭揭開序幕,一直持續到8月23日,共計148場次。但隨著地方政府全力發展觀光與旅行業者促銷加成下,原民慶典成了觀光誘因,忽略了部落禁忌,甚至是對於其他族群的文化尊重,闖祖靈屋、擅進女賓禁入的青年會所、隨意拉著身穿傳統服的族人拍照等這些不合宜的行為,引起了部落的抱怨。
面對這樣的抱怨,恰好也呼應了李文瑞所說,部落旅行是在感受某些生活美學,是自在、是歡樂、是不急不徐地,也甚至是那一點點就剛剛好到位的感覺,而這些感受都是真實生活的style,假使旅人們能從感受中逐步提升到對他族文化的欣賞、認同,進而喜愛,那就是一次非常成功的部落經驗;但很可惜的是,在普遍大眾過往的旅行經驗中,難免還是會以「花錢是老大」的姿態進入部落裡,大聲喧鬧、恣意妄為,甚至要求族人以歌舞娛樂大眾,倘若再加上領團人員自身人文素養的不夠充足時,那真的會造成一趟賓主之間皆不愉快的旅行。
部落旅行,帶給旅人的「獨特性」,雖是它的魅力所在,但要感受這個魅力是需要旅人們多點「欣賞」才能感受的到,而這份「欣賞」中,更因該包含對文化的尊重、對部落觀點的認識,甚至是對生態的敬畏、對土地的關心,讓旅行不再只是旅行。
【後記】
建議行程---【巴歌浪舞動之夜】項鍊工作室藝術下午茶/馬佛部落單車遊/吉拉卡樣野餐下午茶
第一天 DAY1
花蓮火車站---葛都桑音樂工作室(音樂與生活技藝體驗)(秀林鄉)---花東海岸景觀、大港口部落生活競技體驗、項鍊工作室藝術下午茶(豐濱鄉)---巴歌浪舞動之夜(美食與舞蹈)(長濱鄉)
第二天 DAY2
太平洋日出---單車遊馬佛部落---吉拉卡樣大地廚房(野菜採集與土地倫理)(鳳林鎮)---阿美族野餐下午茶---花蓮火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