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歲末的時候,就會有許多的遊客湧進台東成功這個小鎮,為的就是目睹第一道曙光!三仙台的美景加上神話傳說,更增添神秘的遐想和更加吸引人......





由離岸小島與珊瑚礁海岸所構成的三仙台風景區,其中最有名又特別的是三座珊瑚礁岩形成的山峰。
因為民間相傳,八仙過海時,李鐵拐、何仙姑和呂洞賓曾經在這裡休息,烙印了仙跡,所以取名為三仙台。

每年東管處會在三仙台舉辦跨年迎曙光的活動,迎向新的一年,因此在每年元旦,三仙台總是聚著許多想要搶見第一道陽光灑落的人們。(我們住的「東海岸海景渡假飯店」,是東部第一家海景飯店。 從窗戶往外看可以看到三仙台和美麗的海景,聽說新年的時候,客房都爆滿了!)













三仙台全島面積大約22公頃,最高點海拔約77公尺。地質屬於都巒山集塊岩,原本是一處岬角,但因海水侵蝕,逐漸蝕斷岬角頸部,而成了離岸島,島的四周珊瑚礁環繞,海底熱帶魚群聚,適合潛水和游泳。
而因為是火山噴發而出的小島,島上奇石分布,除了仙劍峽、合歡洞等與三仙台故事有關的天然奇景外,並且散布著海蝕溝、壼穴、海蝕柱、海蝕凹壁等海蝕景觀,上島遊覽大約需兩小時的時間。



到三仙台要先跨過由八個拱橋連接,長度約400公尺的跨海步橋,紅灰色的橋身好像長龍臥波,是最鮮明且具有指標性的景觀。
走在長長彎曲的拱橋上,看著陣陣的海浪、迎著徐徐吹來的涼風,真的好悠哉喔!
這座在1987年完工的跨海步橋,是由三仙台之父的李華棟先生為了保護環境生態,避免吉普車直駛造成破壞,將橋身設計成八段上下起伏的階梯。










沿路的海濱植物種類繁多而且珍貴,大家用眼睛欣賞就好囉!








來到美美的東海岸,除了瀏覽漂亮的風景外,可不要亂丟垃圾和撿拾石頭喔!否則會被罰呢!另外放上兩張~漂流木~





遊客中心這裡也有許多商店販賣伴手禮!


比西里岸是是屬於「海岸阿美族」,漢語的意思是養羊的地方,也就是三仙台的傳統名稱。很久以前,部落居民就是將羊放養在島上,利用潮水起落的阻擋,讓羊群留在島上。後來風景區進入加上了三仙台的神話故事,就改名為白守蓮部落。

一進入部落就發現幾米囉!以繪本「走向春天的下午」主角小米與阿吉為主的11幅畫作,可以在比西里岸部落各處找到喔!

這一幅幾米畫作是唯一我看到的,其他的畫作因為停留的時間太短,就無緣相見囉~嗚嗚~




這棟屬於木雕創作的建築物~~社區發展協會,是社區內最有情調的建築。可惜我們去的時間是星期一休館,也無緣到裡面拜訪囉!










公廁前面有許多用漂流木裝置的藝術品,真的好讚喔!












部落的範圍不大,許多不同的宗教信仰保護著善良的居民,堤防和沙灘上也有很多木雕與漂流木的創作,接連著海面形成最美的畫面;還有一張老漁夫在整理漁網的情形,是台北人難得見到的景象!


































在台東縣成功鎮省道路邊看到一片萬紫千紅的花海,加上可愛的動物造型,還有用漂流木組合成的駿馬、猴子、貓頭鷹和三隻羊(三陽開泰報新春)喔!我們還到農會附設的商店買當地特產呢!雖然花海規模不大,但搭配牆上可愛的造型,也覺得好卡哇伊呢!
















卑南大圳是個有歷史的水圳,最早建於1898年,直到1941年竣工,也漸漸有漢人移入建立聚落。
卑南大圳引進卑南溪,是臺東最大的水利工程,灌溉整個臺東平原,全長9公里餘,呈現「排梳型」的分布結構,是一條水利兼具防洪功能的灌溉溝渠。
臺東農田水利會將卑南大圳和小黃山及利吉惡地地形的生態整理規劃,加強綠美化及休憩設施,讓遊客可以騎著單車,欣賞水圳周遭的農村風情。



來到台東一定要來看看美麗的國小~台東豐源國小,有著浪漫的藍白色相間地中海風的建築,圓拱型的窗戶搭配海浪般的曲線,就讀在這裡的小朋友們好幸福喔!
為了不要干擾上課,我們就從外面拍照欣賞及在心裡超超超羨慕@_@!



沒吃到池上飯包等於沒來過台東,除了有物美價廉的古早味外木片製的盒裝便當,故事館裡還有介紹池上飯包的歷史發展和早期做飯包時使用的傳統爐灶等器物,兼具著文化保存與教育等多重功能。
除了可以選擇在室內吃飯外,也可以在火車車廂裡吃便當,也很有趣喔!

(文字資料&圖片載於網路)
最近幾年三仙台的基翬海岸,更被衝浪界評選為東海岸的最佳浪點之一,所以有空來東海岸玩水賞景吧!
1.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網址: http://www.eastcoast-nsa.gov.tw/zh-tw
3.台東縣觀光旅遊網:http://tour.taitung.gov.tw/zh-tw/Home/Index
4.池上飯包:http://www.wu-tau.com/gallery.php
5.台東市豐源國民國小:http://www.fayps.ttct.edu.tw/front/bin/home.p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