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次漫無目的的亂亂走 開著開著又來到了勝興車站
或許較早的關係停車場竟然有停車位
就在勝興車站斜對面的斜坡旁
雖說早也已經十點多 車站附近人潮依舊強強滾
更別說是車站口擠滿滿的遊客要和站長公仔合照
光是要拍個車站都困難照片出來都是各個大頭照
勝興車站為西部縱貫鐵路的最高點
車站內設有一座海拔高度402.326的紀念碑
車站建於民國5年整棟建築以木頭為建材 每根樑柱皆不使用釘子
別俱特色之外站外的老街開立許多客家料理餐廳
有著濃厚的日據時代風味中飄著客家美食香
原文:http://melosa0121.pixnet.net/blog/post/191207565
車站目前為觀光用途且為苗栗縣縣定古蹟
周邊含車站本體、廣場、山洞、月台間之平行主副線鐵軌......
公有設施則被文化局登錄為交通類文化景觀
在這裡能盡情的走著鐵軌訓練一下平衡感
對小阿哥而言猶如一座遊樂園 走鐵軌、撿石頭、數數...
孩子們的腦袋瓜裡裝滿著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以及豐富的玩樂點子不論什麼都能玩充滿著創意
山洞裡非常的"陰涼"寒風吹來雖然沁涼
不過再深入卻有毛骨悚然的氛圍
我還是在洞口觀望就好
從老街的另一端可俯瞰站內
看得出來車站位在一個山凹之處
走到老街尋找中餐的落腳處
不知道為什麼每次看到"客棧"就想走進去
客棧和古意盎然好像不可分割
客棧外的座位和現代化的遮陽傘似乎隔隔不入
建議店家訂製一把紙傘會不會比較好一點
上桌的是一捲竹簡攤開原來是菜單
對於這種不標價的菜單總有點存疑不過不用擔心
另外填寫的菜單是有價目表的(但不是全部)
炒粄條(小)$100
白斬閹雞(小)$250
桔醬小捲
椒塩溪蝦
炒水蓮(小)$150
白飯和稀飯請自取無限量供應
小份的份量蠻多的一家四口吃不完
推薦桔醬小卷及水蓮 桔醬不會很酸和海鮮很搭
水蓮平常較少吃到脆嫩好嚼
白斬閹雞普通只沾桔醬味道稍嫌不足 在桔醬裡加些醬油會比較好
不像傳統中的客家菜那麼油及鹹蠻符合大眾口味
客棧的內部完全就是間老屋
走廊 板凳木桌椅 盛裝白飯的木桶 櫥櫃 窗檽 樑柱
以及牆上掛著的黑白照片訴說著屬於ㄚ嬤那個年代的故事
原文:http://melosa0121.pixnet.net/blog/post/191207565
品嚐客家美食之後必做的一件事"擂茶"
是小阿哥和格格最愛的飯後休閒運動
不過擂沒二下剩下都是員外在展現強而有力的雙臂
以前擂茶都是在新竹擂比較久
這一次擂得很輕鬆而且很快因為少了一個步驟
最特別之處是"一擂二吃" 沒想到擂茶也能二吃吧
這間的麻糬要給個大姆哥
軟綿不黏牙花生粉及白糖調配適中不會過甜
花生粉中還含有細粒更增添香氣
茶還沒擂完就被吃光了
茶葉磨成粉狀後加入 花生米 黑白芝麻 南瓜子繼續磨
磨出油亮油亮才算完成
擂茶需要技巧才不容易手酸
手握擂捧上端手不動(固定住) 下方的手順著缽而轉動研磨
這樣的方式較不費力哦
全部磨好後老闆問我們要幾杯茶 隨後把研磨好的食材放入杯內
再倒入熱水攪拌依個人口味加入米仔
我喜歡多加一些 米香加上茶香會更好喝
剩下的食材老闆拿到櫃枱後方 咚咚咚 砰砰砰的
噹啷~~一碗擂茶冰沙上桌啦! 不只好擂還好神
我看老闆應該把一擂兩吃改名為"擂神"
紮紮實實真材實料的冰沙 茶香 堅果香冰冰涼涼加上花生米
敏感性牙齒的人要拉警報啦 再酸再痛都要吃
一擂二吃太讚了 腸胃不適的人請酌量
離開勝興車站後到鄰近的縣定古蹟「魚藤坪斷橋」又名「龍騰斷橋」
斷橋斜對面有一處停車場假日很容易停滿
觀賞斷橋可從停車場對面上樓梯走到高處沿著鐵軌步道往北斷橋處
或是直接走到北斷橋處繞到後方斜坡到鐵軌步道二處均相通
龍騰斷橋原名「魚藤坪橋」 因隨著魚藤村更名為龍騰村亦改稱龍騰
建於1905年日據日代以糯米砌磚 呈現每層磚頭寬度不一的特色
全台最高33公尺的鐵橋 由磚拱造型的橋墩與大跨距的鋼樑所構成
特殊的結構與造型被譽為「台灣鐵道藝術極品」
美麗的外表卻抵抗不過一九三五年關刀山大地震的反覆位移
整座橋身毀損嚴重 而後拆去有安全之虞的鋼樑
獨留磚拱橋墩屹立於青山翠谷中 成為舊山線永遠的地標
鐵軌步道通向農會推廣中心內 別具特色的黑色臭豆腐
可以邊坐在舊山線鐵軌上邊品嚐 不過我們沒點來吃
左側下方即是停車場
一日遊在不勝唏噓下沿著軌道而結束
隨著歷史的印記來一趟思古幽情之旅
原文:http://melosa0121.pixnet.net/blog/post/191207565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