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香港米其林一星餐廳「添好運」鑼鼓喧天地登陸台灣,號稱原汁原味搬到台北,這滋味究竟有多誘人?看看開幕都好幾個月了,人龍還是一樣排得落落長,就更讓我按耐不住想要直搗黃龍、一探究竟了! (據可靠人證指出,曾撞見人家瓜哥這種”知名人士”也乖乖排隊喔!) 不囉唆,立馬嚐鮮!
圖/看到沒?拉著行李箱也要排呢!
先看看桌上的價目表吧~餐點平均價位都在NT98到NT138之間,飲料隨喜,NT28起跳,果然可以放心大吃一頓。沒想到從2009年開始每年都獲得米其林一星加持(最新出爐的2015年香港版也仍榜上有名)的美食會這麼平易近人!
圖/菜單上的飲料除薏米水外,飲料都可以續杯。
半開放式的廚房,可以清楚看見師傅們忙碌的身影。店內95%的餐點均採當天現做,新鮮看得見!不過也因為這樣,需要更多人力投入現場,100坪左右的店面,內外場加起來超過80人,其中廚師就占了一半,裡裡外外都是一片熱鬧滾滾,人聲鼎沸。
圖/隨手一拍,就有6位穿黑衣的服務生入鏡,穿白衣的師傅少說也有5位!
紅遍港台的招牌「四大天王」當然必點!先上桌的是添好運的鎮店之寶—酥皮焗叉燒包,乍看之下好像3顆烤得金黃香酥的菠蘿麵包,麵皮嚐起來卻出乎意外綿密細緻,加上用特殊醬料醃過的叉燒肉,香甜中帶有令人飽足的鹹味,創新中不失傳統口感,難怪能榮登銷售冠軍寶座!
添好運的食材強調新鮮現做,蔬菜、肉類等生鮮均在台灣直接採購,並從新加坡進口特調預拌粉。來自香港總店的配方和「獨門醬料」則是口味不走鐘的保證。店內使用的豬油也自家炸的喔!
圖/酥皮焗叉燒包的備料工作需時較久,光發酵麵皮就得花上兩個小時,口味獨特是每桌必點的人氣王。
蘿蔔糕用的是台灣生產的日本種小型蘿蔔,蘿蔔先蒸兩個小時出水後,再把這些蘿蔔水用來蒸蘿蔔糕,也是一道慢工出細活的招牌菜。
圖/別看這蘿蔔糕外觀平實,表面煎得微焦,一口咬下,不但還吃得到蘿蔔絲,也嚐得到港式臘腸和蝦米恰到好處的提味。
黃沙豬潤腸其實就是”豬肝腸粉”,豬肝先以58度的高粱醃上一整晚去除腥味,上菜前快蒸三分鐘,就是使豬肝鬆軟不乾澀的美味秘訣。
圖/軟嫩的豬肝令人食指大動。
甜而不膩的香滑馬來糕,吃起來滿嘴黑糖香,口感Q彈不軟爛,做工也不馬虎,得先用老種發酵3天,第二天加入雞蛋,當天現蒸現賣,準備好的食材賣完就沒貨了,店家也只能兩手一攤說聲:「客倌,明日請早。」
圖/從剖切面還看得到一個個氣孔,用筷子輕壓,手一放開立刻回彈,老種發酵過的麵粉果然威力強大。
蝦餃是我的最愛,鮮美的白蝦和蝦漿一起裹上晶瑩剔透的粉皮,外表白裡透紅,鮮嫩欲滴,光用看的就是一大享受。
圖/晶瑩鮮蝦餃鮮脆爽口,也很受歡迎。
喜歡吃海鮮的人也可以試試鮮蝦波菜餃,波菜和白蝦做成的餡料,鮮甜爽口,尤其波菜經過高溫蒸煮後,還能保有翠綠的顏色和口感,的確有兩把刷子!
圖/從外觀就可以清楚看到鮮綠的波菜和帶著一點嫩粉的白蝦,色香味俱全。
添好運的菜單和香港總店相似度極高,人氣最高的點心也大同小異,每個人花個幾百塊就可以飽餐一頓,難怪有人說它是”地表最便宜的米其林餐廳”!想多吃幾樣不同的菜色,就算把菜單上所有品項都點上一輪(一整個豪氣!),也不到NT3,000元!只是記得要揪團,多找幾張嘴巴幫忙,吃不完可就暴殄天物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