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上午來到了布達拉宮對面的藥王山摩崖石刻,天空依舊飄著小雨,熟悉了微溼的拉薩空氣,走在往藥王山的街道上,行人撐傘手持轉經輪的畫面,不時地穿插在這天的灰暗中,藥王山的藏名是「夾波日」,意思是「山角之山」,最早源於松贊干布時代,垂直的石壁上遍佈一些經文和彩色佛像,信陡們或跪或坐在自行帶來的軟墊上,嘴裡念誦著經文,虔誠的心化作一縷縷輕煙,彌漫著整個天空。事實上,在藥王山西側北面的摩崖石刻,還有座刻滿上千尊色彩艷麗佛像的「千佛崖」根據西藏王臣記這本書的記載,有一日松贊干布來到此地,見到六字真言、觀音、度母等佛像顯影,於是在石壁上雕刻出佛及菩薩的像與六字真言。
在西藏的習俗中,如果家中有人死去,家人便會聘請畫師畫一幅唐卡的佛像,來替死者作功德,只是貧窮人家無法請畫師的人,便會到千佛崖為山壁上已存在的佛像重新著色,作為替代辦法,現在為了保護這裡的文物,已不大歡迎信眾在石壁上增刻佛像,朝拜者直接把刻好佛像的石板,交由此地的僧人放置於角落。
藥王山石刻一旁山腰上有座石板堆砌的佛塔,石板上刻的是大藏經《甘珠爾》,我不太懂大藏經的意義,只是約略了解是一名叫做道登達娃的人,花了近10年的時間為修建佛塔托缽化緣,或許是他的信仰和毅力吧!手轉著第一次在西藏的經輪,更有種踏實的感覺。
離開藥王山前,點然一盞盞的小油燈,心中默念著為家人朋友的祈福語,我在西藏的第一個景點,充滿著濃濃的思念之情。
上午第二個景點來到羅布林卡,在藏語總稱這個地方為寶貝園林,不知道是不是下雨的關係,雖然之前耳聞此處是居住在布達拉宮的達賴,覺得此處氣候宜人,景致美麗而在夏季移居前來處理政務,有著夏宫的美名,但今天的印象似乎有種冷清蕭瑟的感覺。羅布林卡大約是建於18世紀,7世達賴修築烏堯頗章開始,後來經過200年的增建,建築共分成格桑頗章、金色頗章、達登明久頗章,三者為主體。
格桑頗章又稱為七世宮殿,是一座典型的藏式建築,一樓的房間大致上用於宗教儀式和接待客人,主殿還留有七世達喇的寶座和度母唐卡像,二、三樓上有歷代喇嘛臥室及小經房,以及佛像雕刻和繪有吐蕃藏王的壁畫。
金色頗章建於1922年,是一位名叫金色坎布的富人專為十三世達喇修建的,現仍稱為「金色宮殿」,只有在外頭拍照。
達登明久頗章,於1956年啟用,有著新宮的美稱,亦稱永恆不變宮,北殿西側經堂內畫的菩提樹下的釋迦牟尼與八大弟子圖相當著名。裡頭最重要的就是對於西藏歷史有著生動註解的壁畫,典型壁畫有著獼猴變人的傳說、松贊幹布和赤松德贊的生平傳記,五世和十三世喇嘛訪問北京等,最有名的新宮南殿壁畫,從西沿北到東,是用連環畫的形式表現的一部西藏簡史,它的內容包括:藏族起源、吐蕃王朝興亡、西藏佛教後弘及噶當、噶舉、薩加、格魯等教派的陸續興起,一世喇嘛根登竹巴出世至十四世為止的各世喇嘛傳記,約有301幅研究藏族的歷史和藏漢關係發展的重要資料。
湖心宮位於一人工湖畔,一旁還有龍王宮,曆代喇嘛在此會見和宴請僧侶和官員,這裡稱得上是羅布林卡最美的地方,看著水中的倒影,很難不讓人發出思古之幽情。
回到天樹,中午跟著朋友逛了一下拉薩街頭,你大概猜不到是為了買手機轉接卡,結果是敗興而歸。下午重頭戲是要到布達拉宮,布達拉是梵文「普陀羅」的音譯,意思是脫離苦海之舟,另一種含義是聖地普陀山。建築的歷史大家可以去google找,高度約117尺,東西長約370尺的十三層布達拉宮,是西藏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城堡、靈塔和藏傳佛教寺廟為一體的建築群,要拍攝這個氣勢磅礴的獨特建築,我們可是分了三個角度,第一個是在廣場西側開拍,透過白色佛塔的襯托下,見識到了布達拉宮的雄偉壯闊。
繞著街道來到廣場正面,你看的是見證歷史發展的布達拉宮,天空的雲層壓低了視野,人在其間顯得有些浮躁不安,那是另一種對過往倦戀的情感。
廣場東邊文化宮的水池邊,利用水面的光影和柳樹,廣角鏡頭下的布達拉宮,有著浪漫的旖旎風情。只是,喜歡攝影的人都知道,多一道陽光從雲層裡灑進來,多一片被藍色佔領的天空,那場如印象畫派般的光線遊戲,將能讓畫面增添不少興味盎然的顏色。
由水池繞過地下道後,我們準備進入內部參觀。好戲在後頭,先是排著長長的隊伍,手持著已預約好的票根,穿過安全檢查,竟然是一連串的與時間比賽誰較沉得住氣?
進入城牆內,走樓梯成了第一場挑戰,特別是在海拔那麼高的地方,因為高原反應成了需要克服的要件,但平時走路快速的我,似乎沒有聽話,早把「慢慢走」拋諸腦後,我跟朋友不顧後方在聲聲慢下往上走,腳踏的是層層的階梯,心跳是快速的,眼睛看到的是居高臨下的開闊,但意識中卻是一種征服的快感襲來。
總算進入了白宮,但紅宮沒有入內,白宮的主殿稱為寂圓滿大殿,內有34根柱,北側設有寶座,上方懸掛著清同治皇帝御書「振錫綏疆」的匾額,殿內四壁繪有宗教故事和歷史人物,1653年五世達賴還在此接受順治皇帝的冊封,從此這裡成了歷世達賴主持坐床、親政大殿等儀式的地方,是西藏地方進行重大宗教、政治活動的地方,但印象最深刻的竟是這一個旱廁,很難想像那麼高的地方如何解決方便的問題。


走過雨中,你才了解原來風是如此的輕快,
走過雨中,我才明白原來路是如此的漫長,
沒有太多的言語,因為
我知道藥王山上曾留下的印跡,
羅布林卡是個逐漸淡忘的過去,
而步行上白色石階,
我看到布達拉宮的前塵往世,
有著你我一同的時空交錯,
是的,你我註定在這場拉薩城市裡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