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我帶你去港都。
寫在前頭的是最近發生的氣爆事件,剛好是我外婆家附近,以前回外婆家總要經過凱旋路,我時常覺得自己是來自南方的孩子,對港都有極深厚的情感,每年元宵外婆帶著我和表弟去愛河看煙火,豔火與水舞為這冷硬的冬日帶來艷麗的色彩,這是年初最期待的事情,人手一串糖葫蘆,在溝不著的欄杆,矮不隆冬的孩子,妄想一飽眼前景色。
前幾日突然聽見這消息,除了難過外,沒有別的情緒。
我才剛帶一個從南昌來的朋友去高雄玩,我們坐在旗津海邊發呆,時間彷若暫停於此刻,遠方的大船即將進港,海浪一陣陣有越來越大的趨勢,飄著綿延細雨的夏日午後,遠方年輕的小樂手們算是歇斯底里的唱著屬於海邊的歌曲。
希望世界平安,這大概是我二零一四年講最多次的話了吧。
如果天災人禍能少點,特別是後者,攸關人命真的不能夠馬虎。
-
「以下正文。」
如何一日玩高雄。
駁二藝術特區>西子灣>三餘書店>玫瑰教堂。
駁二藝術特區,捷運鹽埕埔站出口,步行不到十分鐘及可以看到。
我想一個地方能讓人去不膩,除了因為對其有特別的情感外,還要他是多變的,在清晨之間他有他的美,在黃昏之際也能讓人心醉,更恍論於夜晚時他也該是獨特的。
駁二藝術特區就有這樣的魅力,這次又比上次來時多改變點,比如這道牆,四張臉譜,四個讓我感覺到有不一樣性格的「人物」,又例如展示在外頭的貨櫃屋,裝置藝術這種東西確實有時候會讓路人看不太懂,但他也確實裝載著這個城市,我挺好奇的是,柱子與牆上的貼紙貼著「sker」,回家google時也沒看到這確切來自於哪裡,或許又是誰的突發奇想吧。
跳跳馬與蠟筆小新還有史努比也來到駁二展覽。
和朋友六月去時還沒佈好展,但這次帶朋友下去已經開始售票展覽了。
還記得我是在去年寒冷的冬季於華山看跳跳馬展覽,沒想到就這麼半年過去,移駕到高雄來了。
好簡單商行,本東倉庫的隔壁。
主要販賣的是各式各樣的零食與小玩具,養隻很可愛的柴犬,紅茶冰很便宜,還賣有各種冰品,是旅客的避暑勝地吧。
離開駁二後我們搭上捷運在西子灣站下車。
要到打狗領事館可以搭乘公車(平日前往西子灣可搭乘:99路、50路、高鐵鼓渡公車、248路(東南客運)。)或是直接租車去,都很方便。
一二年時我有付費進入打狗領事館,今年我們就在外頭走走,廟宇外頭的祈願吊牌,這類的東西總是在觀光勝地會看到,不管去哪有時候會想要留點什麼,比如明信片、愛情鎖、祈願牌......這類的東西都很受到人們推崇,總之不管以什麼方法,都比刻於建築物寫下到此一遊要來的好。
由上往下俯瞰高雄港,遠處的八五大樓,很喜歡建築參差的視覺差。
海,燈塔,大船入港。
一望無際的白與藍,這是許多人對它的印象。
在本東倉庫買的無臉男,對這類詭異的東西總是愛不釋手。
離開西子灣後,我們搭車到文化中心站出口,步行一分鐘後來到三餘書店。
不知道你心目中的書店是什麼樣子。
是誠品書店的現代化,或是東海老書店裡蒙上一層灰般專賣二手書呢。
我熱愛書店與唱片行的原因是總能在裡頭發現讓我驚奇的事情,比如找尋很久的作家居然會藏在書櫃的某個角落,又或者你尋覓以久的一張專輯不經意的被自己找到。
書與音樂都是人類的精神食糧,而販賣這類東西的地方,對情有獨鍾者,堪稱天堂。
我在三餘買了一本京極夏彥的幽談。
京極夏彥的鬼怪奇談總是淡漠卻會讓人感到毛骨悚然,我總喜歡稱他是是鬼故事的藝術師。
在於三餘東挑西挑,選中這本當做這趟給自己禮物。
除了書外還有各式各樣的文創商品。
你可以花上一天的時間來三餘挑本自己喜歡的書在上二樓好好的喝一杯茶,消磨時間與酷暑帶來的煩悶。
最後我們搭公車搭乘南(北)2、11、33、50之高雄市公車,或024(楠梓-大社-鹽埕)、601(鳳山-茄萣)、608(鳳山-興達港)來到玫瑰教堂,因為趕著回台中所以只匆匆逛了一下就離開。
附上一張匆忙拍下的外觀照。
這座城市真的適合人們居住於此。
便捷的腳踏車道,與悠閒的時光,還有春天電影節與風帆比賽等,昔日的繁榮奠定現今的基礎,是一座我很喜歡的城市,與人文緊緊相扣,又與自然息息相關。
希望,不遠的將來儘速回復往日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