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倫,五味雜陳的愛情與人生

 輕旅行圖片-1
離開坎迪往山上走,大約要四個小時到奴娃拉伊利雅(NUWARA ELIYA)。NUWARA ELIYA在斯里蘭卡話的意思是指「山中的平台城市」,因為這裡是個群山環繞、標高約1990公尺的小山城,位在PIDURUTALAGALA山區,在19世紀英國殖民時期,奴娃拉伊利雅由英國的探險家Samuel Baker建為避暑勝地,沿路就可以看到英國殖民時期留下來的馬球或是板球運動場地,英國人也看中了奴娃拉伊利雅多霧潮溼的氣候,大規模地在此種植紅茶,再加上這裡常年約攝氏18度的宜人氣溫,像極了故鄉英國,大幅興建了英式建築、私人別墅及飯店,青翠的草皮、花園、裝潢和傢俱,讓整座山城宛如一座英國小鎮般,濃濃的英倫風情飄散在各個角落,因此有人將這個城鎮稱為「小英倫」(LITTLE ENGLAND)。
輕旅行圖片-2
中世紀列強大舉入侵印度及斯里蘭卡,相中的就是這裡的香料,在18世紀時斯里蘭卡的肉桂、荳蔲、茴香等香料,被一船一船的運往歐洲,而歐洲人愛喝咖啡,所以又從非洲引進咖啡在斯里蘭卡種植,廣達1600多平方公里的咖啡田,可以外銷咖啡4萬多公噸,所以在西元1860年以前,斯里蘭卡最主要的作物是咖啡而不是茶葉。後來在西元1869年時,斯里蘭卡的咖啡感染了一種黴菌(Hemileia vastatrix),一夕之間,咖啡產量銳減,造成農民很大的經濟損失,當時的英國殖民政府開始考慮要轉作其他經濟作物。英國人長期以來從印度及中國進口茶葉,其中對於中國的雲南一帶所種植的滇紅茶特別感興趣,於是1867年蘇格蘭人James Taylor開始種植茶樹,經過不斷的試驗與吸取北印度種茶的經驗,到了西元1873年「錫蘭紅茶」開始量產,爾後,藉由他的成功經驗推廣到整個斯里蘭卡,直到19世紀末,茶葉已經成為斯里蘭卡主要經濟作物了,而當時James Taylor所成功栽種的編號七號茶園地,現在成了出名的4星級製茶廠飯店(The Tea Factory Hotel)所在地
輕旅行圖片-3
在斯里蘭卡,依照海拔高度的不同Nuwara Eliya(2000公尺)、Uda Pussallawa是屬於高海拔的茶葉,Dimbula(1000-1500)、Uva(1000-1500公尺)、Kandy(600-1200公尺)是中海拔,南部的Ruhuna(0-600公尺)是低海拔的茶葉,這六個產區的茶都有特色,這次造訪的就是斯里蘭卡最高的茶園Nuwara,為了維持茶葉的鮮嫩度,每週會採收一次,所以終年都可在茶山發現採茶人的蹤影,這些採茶人均是由印度引進的泰米爾工人,因為斯里蘭卡人不太能適應高山冷洌的氣候,奴娃拉伊利雅每年8、9月間被濕潤的季風吹過後,隔年1、2月份的乾季,再加上高山地區的柏樹與桉樹,使得Nuwara Eliya的茶葉俱有獨特的香味,這裡生產出最好的茶葉,顏色清淡明亮富有香氣 ,被稱為茶中香檳一點也不為過。因此,來到斯里蘭卡紅茶之鄉就得品嚐一下甘醇芬芳,氣韻迷人的清甜茶香,感受原汁原味的英式紅茶的貴族閑情逸致。當地的茶葉工廠提供品茶完全免費,讓你在悠閒的氣氛下,面對視野開闊的山色,細細品嘗這一季的經典。
輕旅行圖片-4
之後也能進入製茶工廠參觀紅茶的製造過程,以及介紹茶葉品質的分析標準,茶
葉採下後需經萎凋、揉捻、發酵、烘焙、分級篩選等過程,其中的發酵過程是決定紅茶品質的關鍵步驟,茶葉的單寧酸在空氣中產生氧化作用,苦澀氣味轉為濃郁的芬芳香氣,發酵的溫度,熟成的時間,翻動茶葉的次數,均需靠老師父的經驗,而製茶的最後一道篩選,則是要把烘焙過程中形成的枯莖、粉末、茶梗和纖維去除,現在大多已由機器取代人力,整個製茶過程大約需要48小時,每個環節都可中斷,否則就會前功盡棄了,至於茶葉品質的高低也反應在售價上,其中Silver Tip這種一心一葉的銀白色嫩芽,就是紅茶中的極品,量少價格昂貴。參觀整座工廠中,空氣中瀰漫著茶葉散發的濃郁香氣,正一絲絲的挑戰大家的嗅覺神經,讓人沉醉在舞動茶香的世界中。

輕旅行圖片-5
印度和中國是最早飲茶的國家,茶葉從中國向東傳到韓國、日本,向北傳到蒙古、俄羅斯,後來通過絲綢之路傳到中亞、西亞和歐洲,影響了整個世界,也間接促成了列強殖民時代的掠奪,茶道在不同的國家形成不同的飲茶文化,就如同亞洲日本跟中國的茶道,與英式下午茶的禮儀也就有所區隔,而泡茶的器具更是琳瑯滿目,這次在斯里蘭卡除了參觀茶工廠外,商店飯店內隨處可見的帝瑪Dilmah,梅萊斯納Mlesna的專賣店內,MackWood茶葉工廠內,甚至在坎迪市郊的日本Noritake瓷器工廠購買茶具組,斯里蘭卡產的錫蘭紅茶,搭配Noritake瓷器,我想喝茶的同時,人在茶香風情畫裡,是高雅悠閒的,也是享受著獨有的個人感官心動。
輕旅行圖片-6
進入奴娃拉伊利雅市區,比起前一天的坎迪,氣溫白天大約在16-22度,有陽光照射下只覺得涼爽還不覺得冷,只是在晚上和清晨,還是得穿件厚外套比較保險。市區內最明顯的建築物有兩個,一個是有百年歷史英式風格的「郵局」,粉紅磚牆黑頂的建築與門前鮮紅色的郵筒十分惹人注意,裡頭除了一般的郵局業物外,還有一個賣明信片及郵票的小店,還提供影印服務,而這裡也是我待最久的地方,另外一個是「公車總站」,除了車輛運輸大眾交通工具外,車站內也有些小型商店,往旁邊商店街走去,繞過類似我們台灣的傳統市場,比起斯里蘭卡其他大城市,這裡了商店雖然不多,可是琳瑯滿目的用品店、餐廳小吃店與雜貨店超小市也不少,沒特別要買什麼東西,於是走回郵局待了一會兒,從郵局看著熱鬧的街道,心中似乎有很深的感觸,一個小鎮,一個故事,透過明信片,訴說著歷史過往的點滴。之後,回到環繞著市中心的百年歷史高爾夫球球場旁等車,球場的周圍以樹木和圍牆與外界隔開,而這裡也是舉行賽車的競速場地,跟眼前所見的市集攤販場景,似乎有著難以聯想的情事,雖然這個城市叫做「小英倫Little England」,但是離真正的英國文化還是有段差距,因為不論是街道、商店、老舊的交通工具,路旁外露的電纜電線,可以看到時間所遺留的痕跡,或許用一顆懷舊的心來看待這裡的殖民時期英國味,你更能進入奴娃拉伊利雅的世界裡。
輕旅行圖片-7
奴娃拉伊利有不少英國殖民時期留下來的百年建築,有些已成了飯店旅館或民宿,是來到這裡可以嘗試的一住的體驗,Grand Hotel 這間百年四星級旅館就是其中一個,屬於Tangerine集團,距離市中心很近,就在高爾夫球場旁,在飯店的後方還可以看到一棟棟不同形式的英式歐風別墅。Grand Hotel在西元1830年到1850年,是屬於英國派駐在斯里蘭卡的總督Edward Bames的官邸,有著都鐸式的雕刻與維多利亞式的花園,後來改建為飯店。車道大門前一字排開的旗竿,就可以感受到政治權力的色彩濃厚,紅色屋頂配上乳白色的牆,每個空間再以粗黑色線條勾勒出的外觀,讓人一看就難以忘懷。
輕旅行圖片-8
進入飯店,從在走廊走路開始,你就會聽到地板的聲音,一旁還有休息室跟交誼廳,典型的英倫式布置、水晶燈、西洋畫、壁爐及古董傢俱,讓人彷彿時光倒流,回到了維多利亞時代,不過還是有著現代的上網資訊設備,絕對不會讓你與世界脫節,至於房間內的衣櫥、床鋪和衛浴設備,看來也是古董級的,只是昏黃的燈泡與古老的電燈開關,有時還真會讓人陷入復古的迷惘中,餐廳裝潢簡單高雅,用餐的空間很大,適當的空間能讓人用餐更有愉快,而晚餐時當地的樂團會表演的老歌民謠,隨著音符歌聲讓人時光倒流,回到那些年的時空記憶,住在這裡,雖然房子的建材比不上現代豪華飯店,卻給人整齊端莊的印象,行李房內光影斜灑的清晨,花園裡瀰漫著幽雅的氛圍,小英倫的縮影就在Grand Hotel。
輕旅行圖片-9
 
離開奴娃伊利雅,路過Ravana Falls,由橋上往瀑布看去,並沒有太特別之處,不過,走向巨石,造物者鬼斧神工的技巧,順著蜿蜒河谷雕刻著層層的氣勢,順勢往上爬,天空的藍,映著瀑布的白色絲絹,反倒呈現出不同於下游的怒瀑飛潮,多了一份浪漫天真的詩情畫意。只是再美的風景,總是抵擋不了人類的佂服,還好大自然反撲的力量也不容小覷,一顆顆像是從天際線掉落的石塊,橫隔在瀑布與步道間,像是在告訴我們該停止,該放下對自然的掠奪,就像賣玉米的老伯,守著小爐火,守著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輕旅行圖片-10
宛如歐洲山水飄渺的意境,夾雜著微涼的清新,緩緩流過那條時光之河,河畔有著慵懶與適意的陽光,挪移了那片雲彩掩不住的羞怯,映入眼簾的是一幕幕英倫風情畫,泰米爾人穿梭在新綠描繪的茶園中,策馬奔馳的午後,風恣意吹拂的天真,飲一杯春光,醇美的香氣,是濃得化不開的舊情綿綿,佐以遠山氤氳靉靆,沉溺在往日情懷的心動中,回味著那些我們曾經追求過的,曾經擁有過的,曾經失落過的一切,所有的所有,此時此刻,都化成琥珀色的錫蘭紅茶,一番領略點滴在心頭,小英倫,五味雜陳的愛情與人生。
 
覺得這篇文章不錯:
關閉視窗

儲存至我的收藏

關閉視窗

新增收藏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