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曬圖 是從網路上找到的一個非得來看的行程
在整理網誌的過程中才更深入的了解這跨時空背景下的藝術創作價值....
來台南的第三天上午,首先我們來到海安路的藍曬圖,搭配 隔壁的 [神農街] 剛好可以小逛一下
[ 藍曬圖 ] 為 café shop 與 lounge bar,也提供 藝術家、建築師、文化人...聚集交流討論的場所
從網路上的資訊可以較清楚的了解這兒的歷史,有些哀傷但也因此激盪出現今的特色風情
海安路早期為台南運河交通重要地段,為府城最重要的商業貿易區,在運河沒落之後
市政府將其規劃為地下街,但經20年毫無成果卻也造成週邊市容不整、房屋頹圮
由於當初開發地下街時,市政府以強硬手段劃定巨大寬度的街道
將許多平房住宅硬生生攔腰截斷剷除,讓房間裸露在外
由劉國滄設計的「藍曬圖」,是近年來海安路「藝術造街」中,相當引人注意的一個作品。
劉國滄設計師,同時也是 安平樹屋 、佳佳西市場旅店的創作者
藍晒圖 是2004年創作的藝術造景牆面,劉國滄的空間設計作品,大膽創新且具有實驗精神
更重要的是他讓建築設計的創意與在地文化連結,用現代的手法展現空間的記憶與身世
仔細看,這老屋危險的標語也趕流行吶
這是 90年老屋攔腰拆後景況
這木屋的造景坐落於 藍曬圖的對面
也是街景的藝術,可以停留下來留影
[鐵花開了] 是2012年被完成的作品
白色的鐵 架在紅色的牆上,顏色非常醒目
也是運用 斷垣殘壁 裝飾而成的街景藝術
在鐵花開了隔壁的彩繪牆面
很大的一片兩層樓高的繪畫,畫的是古早家中的情景
其實兒子的右側沒有拍到的圖案是神農街第一戶的花轎老雕刻師與他的花轎作品
因為當時前面停了好多台摩托車所以沒有拍到 (如果你有來可以特別注意這片壁畫)
二樓
稍作休息,即將繞進 神農街 (與藍曬圖這條路垂直)
「神農街」昔日被稱為"北勢街",是目前台南市保存最完善的老街
神農街的老屋因為產權複雜、改建不易,也讓許多老屋仍然保留清代及日治初期的外觀結構
街內 有許多藝術創作工作室
木作工作室的招牌 & 新版的木頭門牌
不同的時空 相同的建築造景,這是一條可以讓你細細品味的街道
陶藝工作室的 招牌
舊款的門牌
兒子也很樂 所以配合當小模特
我喜歡這小招牌,簡單易作又顯眼
在 "金華府"對面的 金華府行館 (文創小舖)
我與兒子在蓋印章
其實是兒子很想蓋 但都是我在蓋
來的這天是禮拜一,只有三三兩兩的遊客 ,也好 才不會拍到很多遊客
神像 雕刻師傅工作中,老公拍的....OS:這張怎麼感覺有點恐怖
神農街就在水仙宮市場的對面
中午飯後我們到孔廟附近逛逛,對面的老街,老街入口有 [泮宮石坊]
[泮宮] 代表郡縣之學,牌坊意在表張孔子,而坊頂中央的葫蘆雕,據說有避邪作用
禮拜一來這沒什麼遊客,開的店家也不多,更能靜靜的品味這老街的風貌
巷內店家的招牌
發現這個
用不織布就可以製作捏! 有空可以來作看看
這兒也有薰衣草森林
我挺喜歡薰衣草的味道,我們在這而停駐了一下
除了在蓋印章外,也買了張明信片($25) 可以寄回去給自己
我是要拍印章的圖,可是兒子捨不得放手....><"
很溫馨的舖子,只有店員and我們三個人
明信片寫好了,請店員幫我們三個人拍張合照 (兒子也抓著我的明信片捏)
印章+隨意塗鴉= 2013年6月10日寄給自己的祝福 (PS.這天是我的生日,所以非得寄一張給自己)
放這張的用意在於 這鏡子讓我看起來變苗條了....
隨意穿梭在巷弄間的三人
離開前經過炒泡麵,雖然肚子還挺飽的,但看在無須大排長龍難得沒什麼客人,所以進去吃了一碗
逛完老街前進全台首學 台南孔廟
是全台灣最早文廟建築,且也代表著中國五千年道統-儒家精神
希望兒子長大後也是個好學有思想的人
地點位於承天府鬼仔埔(今台南市南門路2號)
紅瓦、紅牆、綠蔭是對孔廟的基本印象
原本以為兒子不會喜歡這個景點,結果兒子玩得非常高興
到處跑來跑去
結果....掛彩了
掛彩後就在大成坊前匆匆拍個照,便踏上歸途了。
回程路過彰化,找爸媽一起吃飯留個影 (畢竟這天也是我的媽媽的母難日)
出遊日:2013/6/10(一)
END
參考網頁:
META線上雜誌-劉國滄/藍曬圖 http://www.mmag.com.tw/ad/20080922-environment-38
天下雜誌- 劉國滄-用老空間連結文化與記憶 http://topic.cw.com.tw/design/designer/designer7.aspx
台灣自遊網-台南海安路藝術街區 http://www.lulutaipei.com/more/2013/0419/index.php
台南孔廟建築特色 http://content.edu.tw/primary/fellowship/tn_nt/around/around01/p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