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角海岸還有不少可以眺望海景和龜山島的景點,不過近年來因為雪山隧道通車後,大家紛紛改走國道而流失大量的遊客,所以回程決定改走濱海公路,雖然會花費比較長得時間,但是比起國道風光,濱海的風景實在漂亮多了,不趕時間,沿途還可以看到喜歡的景致就下車走走,很隨性。 北關原為滿清時期為防止盜匪進入宜蘭的一座駐兵關卡,聽爸媽說以前雪隧尚未通車以前,由濱海公路往宜蘭的遊覽車,北關海潮公園是必停留的景點之一,但是我從來都沒有來過,所以下車去走走,原本的收費停車場可能因為遊客實在太少了,雇用管理員來收費反而不划算,目前沒有收費。
公園內有兩尊嘉慶年間的古砲,距今已有160多年的歷史,為北關添加些許古早味。
沿著完善觀景步道行走,經過千萬年沖刷而成的單面山、豆腐岩、小海岬等自然奇岩景觀。
步道沿途有綠蔭、涼亭及觀景平台,走累了可以停下腳步休息一下,欣賞四周的風景。
蘭陽博物館的設計靈感就是來自北關海濱這種形勢險要的單面山。
爬上地高勢最高的觀海平台,視野遼闊,可以遠眺龜山島、外澳等海上景緻及北關全景。
觀海的涼亭,後方則是北迴鐵路,一輛「太魯閣號」的火車通過時竟有遊客說是「噶瑪蘭號」,讓我噗嗤笑了出來。
因為有黑潮流過,這裡的海域有許多珍貴的魚類,因此成為釣友們喜愛的磯釣場。
聽說從這裡可以觀賞海潮打上岸,激起一陣陣動人心魄的浪濤奇景,可惜這一天風平浪靜,並沒有看到傳說中蘭陽八景之一的「北關海潮」。
再沿著步道往下穿越巨岩夾峙的一線天,來回慢慢走大約四十分鐘到一個小時可以走完整個步道。
北關海潮公園是一座景觀豐富的海濱公園,可以俯瞰海岸地質及遠眺海上風光,下次經過時再來欣賞蘭陽八景之一的「北關海潮」浪濤拍岸的奇景。
蜜月灣位於大溪國小附近,北關以北的唯一沙岸,因為還在規劃當中,並沒有正式對外開放,所以入口沒有明顯的指標。
整座海灣呈眉月形,優美的景致,所以被稱為蜜月灣。
海水相當清澈,踩起來很冰涼。
早晨在外澳沙灘時浪很小,來到蜜月灣浪反而比較大,非常適合衝浪,也有少數遊客在此戲水、衝浪。
從蜜月灣也可以眺望龜山島。
因為蜜月灣目前為無人管理的海域,暗流密佈,沒有救生員,請遊客自行小心人身安全。
經過大溪漁港還是要去採買一下小管,這裡的小管新鮮好吃又便宜。
東北角濱海公路117.2公里處的石城是新北市與宜蘭縣的交界,以前經過石城服務區都會停下來喝一杯咖啡、欣賞美麗的海岸風光,可能來這裡的遊客實在太少,很難經營下去,目前這間咖啡廳、販賣部都已經歇業,現在只有化妝室可以使用了。
石城服務區外觀是類似碉堡的建築,同樣可以欣賞壯闊海景及遠眺龜山島美景。
沿路下來可以發現從外澳、北關、大溪、石城等地不同的角度來看這座龜山島,龜山島的形狀都有些不太一樣。
赫然發現原來這裡就是從舊草嶺隧道自行車道的另一端出來所看到的太平洋和龜山島的景致,也就是六月時來貢寮騎舊草嶺隧道自行車道半途而廢沒看到的風景。
上次也有來過的這座白色觀景台原來稱為四角窟(不是四角褲)觀景台,吸引不少自行車族和遊客駐足欣賞風景。
山涯上是臺灣最東邊的三貂角燈塔,目前也沒有對外開放。
東北角海岸擁有海天一色、奇岩灣岬的自然風情,沿途設有不少觀景台,去宜蘭不一定都要走雪山隧道,偶而走走濱海公路、欣賞海景也是不錯的選擇。
北關海潮公園宜蘭縣頭城鎮台二線135.5公里 蜜月灣風景區濱海公路(台2省道) → 經大里、大溪,於左前方見大溪國小,再約50公尺處(約台2線133公里) ,於右方的神樹下停車 → 再步行至對面車道的小廟,越過小廟旁的步道 → 蜜月灣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