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參加了陽明山國家公園舉辦的「竹子湖生態之旅」,如果說到竹子湖你會想到甚麼?跟我一樣大概就是海芋了,不過一趟導覽旅程下來,讓我發現了竹子湖真的不只有海芋,如果來竹子湖只是帶一些海芋走,只是來休閒吃吃喝喝,那還真是可惜了,其實竹子湖的歷史可算是台灣農業史的一個縮影,而整個竹子湖地區也有很多精緻小巧不為人知的小步道!

竹子湖可分為「 東湖」、「頂湖」、「下湖」三區,我們在東湖下車,第一個目的地是要探訪台灣蓬萊米的發祥地-「梅荷中心」,很少人知道竹子湖是蓬萊米的發源地(幕後推手為磯永吉博士),日人在此試種蓬萊米成功後,將之推廣至全台灣各地,竹子湖的稻田也就功成身退(大量栽種後農民收益就沒那麼高了),後來改種高冷高麗菜,此地高冷高麗菜的栽種大概也算是全台的先驅了,等高冷高麗菜在台灣高山地區大量栽種後,此地菜田面積漸漸減少,而改種海芋,今日遂以「竹子湖海芋」聞名!喔!梅荷中心是不對一般遊客開放的喔,不過若經過此地不妨放慢腳步,緬懷一下先民們的努力,讓我們今日能吃到這香甜好吃的白米飯。
梅荷中心


梅荷中心後方招待所,昔日為磯永吉博士來此地的住宿之處

湖田橋附近,當年的機械碾米廠遺蹟

湖田國小

竹子湖的「竹子」在哪裡?我們轉進幽靜的小徑,看到了許多竹子


火管( 廣)竹(節間較長)

孟宗竹(散生,與其他品種竹子喜歡聚集一大叢不同)

春筍

下湖一景

下湖之小溪與拱橋

下湖海芋田


下湖大梯田


下湖大梯田旁的小溪

海芋與茭白筍(右)

海芋與紫薇

下湖遠眺小觀音山

下湖遠眺大屯山

這一路上當然也看到了不少植物
春天最美麗的花朵之一-紫薇


大島櫻

台灣原生種的金毛杜鵑


豬腳楠(紅楠),春天的嫩葉剛生長時為淡粉紅,形似豬腳而得名


牛奶榕春天新生的嫩葉,也是淡粉紅色的,後會漸漸轉為綠色

美麗的日本楓樹


十大功勞(果實)

山桂花

鼠麴草,開黃花,可做草仔粿

通泉草

像小燈籠一樣(屬百合科),很可愛,不常見的萎甤(要加個草字頭)的花朵


龍鬚菜,摘取頂端嫩葉嫩芽,果實為佛手瓜


橘子樹開的花

水甕菜(西洋菜)

水蘊草(開花)

滿江紅

水芹菜

中午時分我們到達了頂湖的海芋園在此午餐,並摘了八朵海芋當做「伴手禮」帶回家,此處可遠眺小油坑噴氣孔,美極了!


美麗的造景與海芋





下午我們再由頂湖走回東湖,步道途中的小鐵橋

昔日以水力水車碾米的碾米廠遺址


造型特殊的土地公廟,竹子湖地區約有七座土地公廟

步道右側為小溪,左側為水圳,夏天走來應該都會很清涼的步道

東湖高家祖厝前的半月池

高家祖厝前的百年九芎與百年楓香


昔日中央電台之發射站

一天豐富的「竹子湖生態之旅」便在此告一段落,帶著滿滿的收穫與美麗的海芋我們踏上歸程,我知道將來在我心中竹子湖將有著不同的地位,竹子湖真的不是只有海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