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有下雨,但不至於是豪大雨,也很設身處地的為上班族著想,都挑在晚上的時候下~~
下過雨後的澳門更顯寒冷陰鬱,.
這時候就想要來個熱騰騰的火鍋,打邊爐去啦~~~

打邊爐就是吃火鍋,澳門這兒又把火鍋稱作豆撈,.
照字面上來看以為是吃遍各種大小豆與土豆之類的,其實不是的,是取自"都撈"的諧音,
"撈"這字有發財旺運的意思,大家你一撈我一撈的撈出鮮蝦魚蟹的,除了滿足口腹之慾外更有撈得財氣好運之醉翁之意~


這家店啊,若沒在一營業就來等門報到,會排隊候位到地老天荒,只剩下漫漫長路的等待了~~

澳門這兒街道上的人行道不像台灣老是被攤販啊機車等等給大言不慚的占據,對行人的路權還算保護周到,嬰兒車輪椅都還頗暢行無阻!
這家店因為地利之便位在一個有露台的地方,所以自家門口就成了個小型水族館啦~~



澳門這兒的用餐習慣通常都會把餐具再沖一下,但西式餐館就沒這麼做了~~
菜單是A4大小,一列列的列滿了正反兩面,平均價位為MOP40起~
這家店最知名且必點的料理就是牆上所貼的雜誌照-骨煲!




是說吃海螺這種殼類的動物,若沒竹籤這利器就可比挖耳師傅沒有耳扒子一樣,
竹籤貼心的送上就瞧見了外子一個又一個手沒在停的挖挖挖~~~
外子的評價是夠新鮮,肉質Q彈,沾點辣醬很是夠味涮嘴!

於是鍋蓋一開,大骨滿滿是的占據了這一鍋,熱熱喝下一口湯果真是滿滿的大骨精華啊~~
店家又在湯裡頭添了冬瓜片片,著時好對味鮮甜!!
而老地方的大骨和其他家不同的點在於,吃的到肉~~

很多家的骨頭都只吃得筋,這對牙齒不好又生性懶散的我來說會頻頻皺眉呀~~
吃骨煲除了如walker般啃遍了骨頭上的肉,店家還會提供吸管讓你吸取骨中精華之髓喲,
正可說是吃的屍骨不存正是此番光景吧!?


是的俺的表情正顯示著看著看著就飽了啊!

這家把魚炸的酥脆但肉質依舊軟嫩,好吃!

真是令人食指大動,千萬別讓痛風患者看到這一道啊~~


這家店端上的甘蔗汁算很有良心很純正了,
我想應該不是上回在高士德小肥羊內喝到套水很大的甘蔗汁所降下來的標準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