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有許多慶典嘉年華
在巴西有里約森巴嘉年華、泰國有潑水節、德國慕尼黑有啤酒節
西班牙有奔牛節、日本京都葵祭
而在,台灣也有許多慶典
大甲媽繞境 東港王船祭 鹽水蜂炮 平溪天燈節
台灣這幾個節慶,各家媒體大多有報導
今天,ㄚ杰要為大家介紹的是台南重要慶典~學甲香科
台南五大香科分別為:學甲香科 西港香科 麻豆香科 安南香科與蕭壟香科
每個香科陣頭與神轎跟信徒都延綿好幾十公里
整個遶境隊伍就好像嘉年華般的熱鬧
學甲香科:俗稱上白礁謁祖遶境
台南學甲地區的「上白礁」大典,原是一種為迎奉大道公(保生大帝)
回唐山祖廟謁靈的活動,後因臺海交通斷絕,才改在當地的將軍
溪畔遙祭。在三百多年前,鄭成功率領軍民渡海開臺,福建沿
海一帶居民紛紛隨軍而來,其中有一支來自泉州同安縣白礁鄉
,並帶來慈濟宮神明保生二大帝,於三月十一日在今將軍溪畔
的頭前寮平安登陸,並在學甲奠基建廟,日後先民逐漸作放射
狀的遷徙擴散,範圍大致在八掌溪和將軍溪之間,形成今天所
諝的「學甲十三庄」 隨著開墾的完成,因海禁、戰爭等諸種
因素,致臺海兩隔,無法再回祖居地,十三庄居民乃約定當年
平安登陸的三月十一日,組成香陣前往登陸的頭前寮謁祖,遙
祭列祖列宗和大陸白礁慈濟宮祖廟,這項祭典便是所謂的「上白礁」

▲遶境最受矚目的陣頭就是走在最前面的開路先鋒~蜈蚣陣
一般人對蜈蚣陣可能是一知半解
台南五大香科裡,都有蜈蚣陣來作開路先鋒
在台灣的民間信仰中,蜈蚣陣具有驅邪除魔與消災解厄之功能
蜈蚣陣上的小孩扮演著,古代有豐功偉業的偉人
這次遶境的蜈蚣陣上面的小孩所扮演的角色為唐朝將軍戰將
而且
據說參與的孩童可得到平安健康與智慧
但是要座在蜈蚣陣上頭,也不是每個孩童都可以座
要擲筊經過神明同意後,才可參與蜈蚣陣

▲學甲香科的蜈蚣陣最特別的是
全程都是人工肩扛,加上三天下來要走數百公里,更難能可貴
(因人工肩扛工資成本過大,其它香科的蜈蚣陣都是裝輪子推進的)
所以
學甲香科保留著早期風貌,這也是全台唯一一座人工肩扛的蜈蚣陣


▲沿路信眾信徒看到蜈蚣陣爭相的要鑽蜈蚣腳
據說:鑽蜈蚣腳的人可以消災解厄
這跟鑽轎腳有異曲同工之妙


▲每次蜈蚣陣出巡的角色扮演都是不同朝代的歷史人物
這次是唐朝的白虎戰青龍戲碼
蜈蚣陣的開路先鋒戰將~探子馬
俗稱:報馬仔(台語)

▲唐朝戰將~楊琛

▲敵營戰將~蘇寶同

▲敵營戰將~樊虎
(樊虎大家可能不認識,樊梨花的胞兄)

▲樊龍
(也是樊梨花胞兄)

▲尤俊達

▲刁月娥

▲秦懷玉
(唐朝著名將軍秦瓊之子)

▲陳金定
(薛丁山之妻)

▲鮑金剛

▲周青

▲鮑官保

▲竇仙童
(薛丁山之妻)

▲王奇

▲唐朝名將:安祿山

▲敵營武將:竇一虎

▲敵營武將:秦漢

▲蓋蘇文

▲薛金蓮
(薛丁山雙胞胎之妹)

▲單雄信

▲唐朝戰將:羅章

▲屠爐公主

▲唐朝戰將:羅通

▲敵營女武將:樊梨花
(薛丁山第三任妻子)

▲唐朝戰將:薛丁山

▲董達

▲唐朝將軍:羅成

▲尉遲恭
(這可是我們廟宇看到的門神之一,也是出至唐朝)

▲唐朝著名將軍:秦瓊

▲歷史課本裡面有的大將軍:郭子儀

▲柳金花
(唐朝將軍薛仁貴之妻)

▲唐朝將軍:薛仁貴

▲大家口中都會說的:程咬金
半路殺出一個程咬金

▲徐茂公

▲李治
(太子,唐太宗之子)

▲唐太宗:李世民

▲沿路許多小朋友的家長陪同外
蜈蚣陣也吸引不少攝影愛好者隨行
捕抓神童的每個表情

▲每天繞境隊伍要走遙遠的路程
三天下來,對小孩的體力也是一種負擔
許多小孩在蜈蚣陣上紛紛的趴著就睡著了


▲從白天走到黑夜
真是辛苦

▲繞境每到一座廟宇
蜈蚣陣就會在廟前廣場繞圈表演
上面的神童紛紛的會丟糖果給圍觀觀眾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蜈蚣陣
相信經過ㄚ杰的介紹後,是否有更佳的了解??
四年後,不紡來趟學甲感受一下慈濟宮上白醮的蜈蚣陣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