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不知要去哪裡玩嗎?何不來一趟充滿濃厚復古味的「台灣南岬懷古之旅」,帶著小孩一起來,透過玩樂還可免費聽解說,順便認識豐富的歷史故事。
墾丁國家公園擁有悠久的文化背景,例如被稱為台灣南岬的鵝鑾鼻岬角,就是台灣發展史上一處珍貴的史前人類遺址。這裡曾發現許多史前時期的古文化遺留,最早距今約有五千年前的舊石器,後來陸續亦有挖掘出各類史前文物,如陶器、石器、骨器等,均顯示早古以前就有人類活動於此。
17世紀後,亦有許多來自歐洲和荷蘭等遙遠國家海員也乘船造訪,因南岬海域洋流強勁、海象險惡,常有船難發生,因而與當地原住民發生衝突,船員遭受殺害客死它鄉,或埋葬在鵝鑾鼻園區內,也有遺屍附近者,當地居民收集屍骨,於樹林內建一小廟,奉祀祭拜稱為「荷蘭英雄廟」。雖然有點可怕,但這就是歷史的演進。
至於「鵝鑾鼻」你知道是它怎麼來的嗎?其實「鵝鑾」兩字是出自於排灣族語譯,代表的是「帆」的意思。原來當地有一個酷似船帆的大石頭,再加上從空中鳥瞰,地形像似突出的鼻子,故稱為「鵝鑾鼻」。
此外,鵝鑾鼻豐富的歷史背景也跟地形有關,因為本區東臨太平洋,南瀕巴士海峽,海中珊瑚暗礁林立,海面上波濤洶湧,尤其鄰近海域之七星岩更是航行上的一大障礙。幾百年以來,曾有不少船隻在此海域遇難擱淺或是沉沒,因此葡萄牙人將此海域稱為「巴士」,表示淺水或惡水之意。陸續出現過「羅發號」等事件後,才建置燈塔以維護航行船隻安全。
若你還想知道更多有關墾丁的歷史背景、荷蘭英雄廟、羅發號事件、燈塔建造與輝煌的過去等等,不妨趁著假日來一趟墾丁遊玩。墾管處將於4月28日上午舉辦一場「台灣南岬懷古之旅」活動,讓遊客知曉更多當地豐盛的人文資產,並且體驗鵝鑾鼻的美麗勝景。
【延伸資訊】 墾管處網站:http://www.ktnp.gov.tw
圖說:來墾丁也可順便看看日治時期台灣南岬紀念郵戳喔!(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