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蛻變的黑白 嘉義舊監

輕旅行圖片-1
這綠島像一隻船 在月夜裡搖啊搖………,這是許多人所熟知的一首歌曲-綠島小夜曲,會成為大家能夠朗朗上口的原因,不外乎拜我們的華人國際巨星”發哥”在1987年所主演的港片「監獄風雲」所賜,而這首詞意裡和監獄八竿子打不著的綠島小夜曲,就這樣隨著電影的賣作而成了監獄的代名詞,還記得小時候,學校的老師總會告訴我們,長大了要是做壞事,就準備被警察抓去唱綠島小夜曲這樣的形容詞來嚇唬當年天真又無知的我們

而說到監獄,在嘉義市長大的我更能夠有所體會,會這麼說不代表我曾經在那兒住過,畢竟我也只有國中在學校車棚「借」了幾輛腳踏車而已,應該是罪不入獄,而且這應該可以解釋成…我犯了一個天底下國中男生都會犯的錯而已(另一個錯是買A漫)

會說能夠有所體會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當年的嘉義監獄(現嘉義舊監),就座落在嘉義市區,而且還是我高中上下學都會經過的地方,不同於各縣市都會把監獄設立在偏僻的郊區,嘉義舊監設立於1919年,也就是日治時期,在各地縣市的都更發展下,紛紛拆除日治時期建築物,而一直與「都市化」沾不上邊的嘉義市,有幸能夠保存這座美麗而又集文化意義、建築特色於一身的空間

民國87年嘉義監獄於鹿草設立新監,陸陸續續把受刑人遷移至新監獄,留下少數輕刑犯及表現良好的受刑人在舊監修修花草及打掃環境,等待重見光明的日子,還記得當年的地方報常報導著什麼…嘉義舊監失去功能、阻礙都市發展而要將他夷為平地,不然就是有許多大學生及地方文史保護志士奔走希望可以改造成文化館的抗爭等等的新聞,而在這樣的存廢聲浪下,當年也時常做有計畫性的開放,讓一般大眾可以一窺這個高牆鐵網背後的神秘面紗,也做為它有可能被拆除的一種影像及文化保存

而一直覺的文化始終無法對抗短視近利的政客,而對於保留舊監不抱太大希望的我,就這麼樣的畢了業去唸了大學,離開了這個一週最少會看到五次的嘉義監獄

不過就像是一樣以監獄為背景的外國片「綠色奇蹟」一般,嘉義也出現了奇蹟,幾年前嘉義舊監開始進行整修,而當我靠近一探施工告示牌寫著「國定古蹟-嘉義監獄整修工程」時,不禁的對嘉義的文化人豎起大拇指,而幾年的整修加上攏長的驗收期過去,嘉義舊監終於於去年底開始定期定時開放,開啟了它另一段嶄新的生命
輕旅行圖片-2
熟悉不過的白牆紅字與國旗,這是第三次「入監」,也是第一次在整修後經過這扇大門
輕旅行圖片-3
來訪參觀的民眾為數不少,特意走在最後頭,去捕捉一絲幽靜的感覺
輕旅行圖片-4
隨著導覽員的吆喝,第一站先到訪「婦育館」,故名思意,也就是收容女受刑人的房舍,裡頭也設有遊戲室和哺乳室,可以帶著年幼的子女入監服刑
輕旅行圖片-5

輕旅行圖片-6
2-3人的舍房,特意放上床舖,讓來訪者更能體會受刑人的生活空間
輕旅行圖片-7
接著來到監獄的心臟地帶-中央台,嘉義舊監仿「賓夕建築法」也就是美國賓州監獄的放射性廊狀舍房,只要設一名獄警在中央台,便可監看四周圍舍房的狀況,而這在監看設備不發達的日治時期,是個相當有效率的管理方式
輕旅行圖片-8
中央台後方有一香爐供朝拜,香爐的正上方有一神龕,供奉不動明王,受刑人每日早課,都要到此參拜,以求淨化心靈
輕旅行圖片-9
中央台前方的警示燈,主要是針對各區域有狀況時的亮燈警示,看著這列燈號,也不難想像當初房舍的森嚴
輕旅行圖片-10
中央台旁班駁的鐵門,在整修時特意保留的蒼鏽感,這裡處處可見牢籠式的門或窗,曾經在這裡的受刑人,被冰冷的鐵門窗所禁錮住,但又有多少的人,為了許許多多的煩憂給關在自已心裡的鐵籠子裡呢
輕旅行圖片-11

輕旅行圖片-12

輕旅行圖片-13
特別接見處,感覺好像在哪裡聽過這個名詞…仔細想想,那好像是咱們阿扁總統入獄後所常聽到的字眼
輕旅行圖片-14

輕旅行圖片-15
中央台的位置還展示了舊式的刑具及受刑人的"服裝展"
輕旅行圖片-16

輕旅行圖片-17
整修的相當完好的牢舍長廊,走廊正上方是僂空的廊上廊,獄警會定時自上方走動巡查下方狀況
輕旅行圖片-18

輕旅行圖片-19
走出舍房外,外頭的空間說明了蹲苦窯的兩件重要事-打球和工作
輕旅行圖片-20

輕旅行圖片-21
工廠裡面展示了各樣受刑人所製作的成品,主要是以藝術品為主,包括了公仔、紙雕等手工創作,記得在高中時曾去參觀過在鹿草的嘉義新監,看到裡頭的受刑人正在施作手工品,實在是令人讚嘆,一直覺的是不是藝術天份高的人比較有容易犯案的可能性
輕旅行圖片-22
廠房的壁面留下了一個老建築「編竹夾泥牆」的早期建築工法供人參觀
輕旅行圖片-23
展示空間上的「若有不明手續請詢服務台」這句話令人莞而,讓人聯想到的是黑牢中所謂的「打通關」
輕旅行圖片-24

輕旅行圖片-25

輕旅行圖片-26
工廠外的精神標語-發揚自治精神,下頭可是個防空洞呢
輕旅行圖片-27
地面上可愛的造型指標,讓大多數人所聯想的受刑哀怨那一面也變的活潑可愛了起來
輕旅行圖片-28
舊監裡的水塔,這座水泥水塔來頭可不小,是嘉義市所擁有的第一具自動化供水系統
輕旅行圖片-29
關公具有多種表徵,除了電影常看到的江湖人崇尚的「義氣」之外,在警局與監獄,應該是有著「鎮煞」的意味
輕旅行圖片-30
這裡阻隔了帶著思念的兩個人,曾經這麼近的距離都要透過話筒溝通,想必是相當難受,冰冷的大理石桌面上,又曾滴落多少溫熱的淚水
輕旅行圖片-31
離開之際,從這扇窗外看見另端牆上的掛布標語-蛻變,做為舊監再活化的主題,彩色的掛布色澤豐富,掛在大部分都是黑與白所組合成的監獄牆上特別突兀,曾經被視為黑色的代表建築,因為文化意識的抬頭,慢慢的許多「曾經」的黑白,都將慢慢被染上繽紛的顏色

走出大門,下一梯次參觀的人群正在門外等候,在這群人看來,有親子,有學生,有情侶,更有一群帶著高級相機的攝影者,或許每個人前來的動機不同,或走逛、或拍照、或好奇,但不變的是,所有人的臉上都帶著期待的表情,想來一探其中

這座生冷冷的老監獄在百年以來,僘開大門,迎接的都只是帶著哀愁的受刑人,而從裡頭出來的,也多是頭不回的離開,誰也沒想到,在百年以後,會天天有這麼多人,迫不急待的想進去「參觀」,而且在出來後,還會帶著一句「我下次還要再帶朋友來」的話而離開呢

最後牆外的這個假「逃犯」,到底是要逃出來的犯人,還是要跳進去的「遊客」,就留給自已去定義了
輕旅行圖片-32



 

關閉視窗

儲存至我的收藏

關閉視窗

新增收藏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