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在集集驛站裡的「集好蕉情」,就像是一個特色的旅遊中點站,提供遊客餐飲與休憩,當然還包括伴手禮,但是如果細細觀察,卻可以發現,這裡的一切,又隱隱的與一般旅遊商店有著不一樣的地方。
「你們從哪來的?馬來西亞啊!」在店裡與客人寒暄的,是店老闆謝宜臻,不論在店裡或集集的街頭,經常可見到她穿梭的身影,不是集集本地人的謝宜臻,九二一之後的一段時間,也曾經離開,不過最後選擇回來這個地方,創立了這間與集集息息相關的店鋪。
「集好蕉情就是要跟大家搏感情的意思。」謝宜臻說,創立這家店其實很偶然,九二一地震之後,改變了集集的樣貌,也改變了集集的生活,當年的那一批婦女,現在正是四十多歲的年紀,這個年齡的婦女想要再找工作已不容易,這家店也是提供了大家一個機會。
九二一後農會辦理了家政班,讓集集的婦女們利用學習烹飪的方式,作為找下一個工作的技能,謝宜臻自己也在這樣的學習中,打下了創業的基礎,現在店裡販售的主力商品鐵路便當,正是她自己開店時不斷嘗試研發出來的口味。
除了鐵路便當,還有利用集集特產的香蕉做成的山蕉炒飯,也是他和這些婦女媽媽們的心血結晶,也因為都是對烹飪熟悉的家庭主婦,因此做出來的料理,細節體現在味道中,「用心做的料理」,已得到許多遊客的肯定。
山蕉,是集集特產,台蕉一號,日據時期曾被指定作為日本皇室用品,一年四季都有生產,夏天較軟,冬天較Q,謝宜臻用在地的特產,開發了山蕉炒飯、山蕉冰淇淋、馬上還要上市的,是山蕉脆片,另外她還結合當地的刺繡產業,製作出旅遊文創產品。
隨著觀光旅遊在集集的重生,謝宜臻認為,現在的集集,對觀光產業,有來自民間的努力,也有公家單位的重視,包括衛生局在內的各個單位,不時的來做檢查,為的就是保持這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觀光品質與形象。
傍晚時分,隨著觀光遊客逐漸離去,集集回到單純的小鎮生活,集好蕉情的員工,也回到家庭主婦的身分,她們用自己的才藝,展現了堅韌的生命力。
圖說:謝宜臻用心經營集好蕉情。(記者蘇國輝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