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特展共規劃早期的「台北天空」、各地的「文化族群」及懷念的「生活娛樂」三大主題,展出20世紀不同階段,屬於臺灣人的共同回憶。「台北天空」展區包含「雪的臺北1901」及「飛翔少年」,以日治時期的臺灣為舞臺,輔以數位典藏史料素材所創作的小說與漫畫故事。此外更展出「1930年代的臺北時尚」,提供服飾試穿,讓民眾親身體驗台北當時流行的服裝品味。「文化族群」展區,則主要是以數位遊戲和數位互動裝置,展出原住民、客家庄和1955年撤遷來臺的大陳島居民,各個不同的族群之間,多元的宗教儀式與生活文化。而在「生活娛樂」展區,則以珍貴的影音資料,展示舊時代臺灣在電影、音樂、戲曲和文學上的不凡成就,民眾能夠在此回味臺影的第一部彩色電影《吳鳳》及第一部歷史巨作《西施》、布袋戲大師李天祿傳奇的一生、文學巨擘余光中先生的手稿影像,以及寶島歌王洪一峰先生多首經典歌曲裡綿綿不絕的真摯情感。
計劃主持人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王汎森致詞時表示,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是國家21世紀基礎建設工程,今年已經是10年計劃的最後一年,內容含括了百年來臺灣經歷過的生活點滴,希望能保留火種、發揚光大;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副主委張清風也表示「沒有歷史、就沒有未來」,希望透過跨部會的努力,能繼續邁向數位產業;文建會第一處處長方芷絮則希望繼續藉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方式保存文化,她轉述該會主委龍應台的「泥土化、國際化、雲端化」三大文化政策發展方向,都要透過科技整體應用,以注入國家軟實力,文建會未來也將接棒透過臺博館等單位建立更多平臺及資源,讓文化向下扎根,並與雲端接軌。
「數位時光機-那些年的故事特展」展期自即日起至4月15日止, 歡迎民眾一起走進這個時光隧道,追索那段久遠年代的珍貴回憶,尋找出屬於自己那些年特別的故事。如欲查詢展覽暨各項活動詳情,可上臺博館官網http://www.ntm.gov.tw/、或電洽(02)2382-2566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