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哥說,可以在馬來西亞當地買電話預付卡,不貴又方便,打回國內也便宜,說得我也心動,下次也許可以試試看。
我們搭飛機回到亞庇後,張大哥先去我上次住的BORNEO BEACHOUSE投宿這個地點很好,離機場近,價格又價宜(唯一缺點,就是蚊子多了些。)。張大哥誤以為他知道我們這次訂的飯店地點,給了錯誤的方向,害我們往反方向走去,最後只得花15馬幣,請華人計程車司機載我們到這一夜要住的地方。
到飯店的距離明明不遠,可是司機還是要了不少的錢,後來張大哥聽了這番經歷,跟我們說,儘量不要搭華人的車---以上的事,使我想起了上次在餐飲中心吃華人阿嬤煮的空心菜加白飯,外加一個椰子水,竟要十五馬幣---可見「同文同種」並沒什麼優勢啊!
忘記名字的二星級飯店
這一夜住的飯店叫什麼,我一點印象也沒有,本來想說,把飯店的小瓶沐浴用品帶回來,上面就會有名字的,只是沒想到這些沐浴用品好像是由當地觀光局統一製作、分售給規模較小的飯店使用,所以上面沒有我要的資訊。
據L講,我們住的飯店是二星級的,裏面還附有一個小泳池,不過池水藍中帶綠,往好處想,應該是當中含的氯少了些。
我們沒有在飯店裏面待多久,就馬上出去跟張大哥會合。
搭十六A公車到巿區的旺旺山站
張大哥帶我們搭公車到巿區,公車的站牌就在我上次久候公車不至的地點—從機場前面的大馬路直走,遇到垂直的大馬路右轉(靠左邊那一側),不久就可以看到橘色的公車站,等十六A公車一來,就可以直搭到旺旺山公車站。
後來張大哥又說,他問過其它背包客,他們表示,機場外就可以搭到十六A公車,不過我們都沒有實驗過,因而不知道是否屬實。
搭了十六A的公車,三人就往亞庇巿區方向前去,車子先開到絨丹亞路廣場附近停留,接另一批乘客,這時司機趁機跟我們收一塊馬幣的車費。
說到絨丹亞路廣場,就不得不提到附近的夜巿,一到晚上,夜巿裏人聲鼎沸,可能是因為人潮被夜巿拉去了,絨丹亞路廣場冷冷清清,店面也不多。
車子在廣場附稍事停留後,便又往巿區前進,最後到終點站---旺旺山車站。我們在旺旺山車站改搭巿內公車,其實從這裏用走的,大約二十分鐘就會到加雅街附近,不用搭車也沒關係,更何況沿著海邊走,景致頗美,走走看看也不錯!
不能說人家的「後壁話」
搭上了巿內公車,不久,就看到兩個女孩子也上了車,張大哥一見,就開始品頭論足:
「這兩個女孩子應該來自日本吧!沒戴帽子的那位還好,有戴帽子的,就長得實在不怎樣了!」
張大哥以為兩人聽不懂,所以一連串的批評馬上開始了,但後來女孩用中文問了我們一些問題,機靈的張大哥馬上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說:
「還好沒說妳們半句壞話,不然就被妳們聽到了!」
其實也是啦!張大哥是沒說過半句批評的話,因為他一說就是十幾句以上,當然不會有「半句」的。
佑記肉骨茶
坐車到加雅街附近,接下來就是徒步到處逛逛,想到上次到吃的「新記肉骨茶」,雖然覺得還不錯,但L並不滿意。我想很多人應該都會覺得「佑記肉骨茶」比新記的好吃吧?我們一行三個人,這次特別到佑記吃肉骨茶,一小碟一小碟的菜色,真是美味,價格也比新記的實惠,難怪佑記的聲名比較響亮。
平實的OLD TOMN
吃完了佑記肉骨茶,張大哥建議我們到當地著名的咖啡連鎖店OLD TOMN喝咖啡。OLD TOMN在馬來西亞營運已久,業績興旺,就跟臺灣的85°C一樣,只是其歷史遠久,更有文化底蘊。OLD TOMN提供的食物好吃不貴,咖啡館裏的氣氛又好得很,就像我一直推崇的「老派紳士」氣質一樣,令人著迷。
帶些南洋咖啡回去吧!
除了在咖啡館裏喝咖啡外,張大哥又買了一大箱袋裝沖泡咖啡,準備回去臺灣饋贈親友。回到臺灣後,L把他買的別家品牌咖啡要我轉交給我母親,當作新年禮物。咖啡交到我母親手上後,被我喝了三包,加上其它家人的「努力」,咖啡很快的被一掃而光。咖啡喝完了,我還是念念不忘那香香甜甜的南洋咖啡味,這時才開始後悔當初為什麼沒買一些呢?
磅礡大雨伴我們走到機場
一天又是這麼輕輕鬆鬆的結束,正當我們走回旺旺山車站時,竟看到了在海中小屋認識的邱先生,先我們一天離開的他,在一天舟車勞頓後,從山打根回到亞庇,聽他講述辛苦的歷程,教我們以後的長程交通,都不敢搭公車了。
回到飯店,便宣告這次的假期結束,該是收心的時候了。
第二天一大早,只見窗外雨水旺盛的直直落下,看來又是一如往常,旅行的地方總是用「豐盛的雨水」跟我道別,於是我跟L就在大雨磅礴中,離開了飯店,往機場前去了。
後記:
我們的餐點呢?
我們這次搭的依然是亞洲航空,但感覺上,這次的服務品質差了些,如果不是我提醒服務人員,我們有訂餐點,空服員絕對忘記供餐。還有,我的餐點中有附咖啡,結果空務員給咖啡前,我還問費是不是包括在餐點中,空服員答是,但後來卻是跟我要五馬幣,接著才又提供一杯附加的免費咖啡,因此我自嘲:
「真是英語溝通能力太差而誤事!」
但張大哥卻覺得不合理,而把我的五馬幣要回。張大哥的據理力爭更教導了我,人啊!
「要極力爭取自己的權益才對!」
沙巴人對待客人的「中庸之道」
兩次到沙巴,給我一個很強烈的感覺---在馬來西亞,我不用擔心當地人會亂哄抬各項費用。記得在菲律賓遇到一位嫁給外國人的本地女士,她就忿忿不平的說:
「我只不過嫁給一個外國人而已,憑什麼我買東西的價格是一般人的三倍!」
嫁給外國人的本地人都這樣了,我們這些非本國人就更不用說了!在菲律賓買東西時,免不了任人宰割----除非是熟門熟路,態度強硬的人。
同屬於馬來人種的馬來西亞,對待觀光客的態度與菲律賓人截然不同,馬來西亞人不刻意討好客人,也不亂哄抬,所以在沙巴我們通常不會擔心當了冤大頭,張大哥甚至很誇張的說:
「馬來西亞對我來說,挑戰性太低!」
的確,馬來西亞的確是「合理」到讓喜歡挑戰的人,興趣缺缺,但如果在國外出遊的每一天都要在爾虞我詐之中度過,未免累人!
去年還沒到沙巴之前,我還擔心這個回教國家是怎樣的一個國度?在不少美國電影中,回教徒被形容得十惡不赦,但之前閱讀「經典」雜誌,才知道在回教教義中,有一則要「要對朋友好」的教義,因為這個訊息,加上亞洲航空在臺灣的開通,讓我決定要去沙巴試試看。果然,馬來西亞是一個讓人覺得舒服的國度,對待客人的中庸態度,讓人覺得沒什麼壓力!
在世人眼中,新加坡的經濟狀況比馬來西亞好,但真正深入接觸,才發現,馬來西亞的文化底蘊實在新加坡厚實得多,所以在兩次遊賞馬來西亞後,我愈來愈喜歡馬來西亞,雖然說我看的是這個國度的一部份,但至少這個國家有一部是我所喜歡的。
今年臺灣遭遇了數十年來最寒冷的一個冬天,天氣陰霾冷峻,讓我的手腳冰冷,很不舒服,直到造訪仙本那後,才開始覺得舒坦。相較於臺北陰溼的氣候,我開始懷念起沙巴的溫暖天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