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雲梯2017年底最知名景點。
太平雲梯,該是2017年底最熱門也知名景點,居住嘉義縣的我,對梅山鄉一帶十分熟悉,橋由計劃到落成期間,我常聽人說建橋與地點,不過道聽塗說的地點實在有誤,嘉義朋友總說,橋位於36彎中十來彎附近,但來此一遊才發現,民間傳的不是真,還是網路查詢比較實在,吊橋真實位置,還在梅山36彎之上,鄰近太平老街附近,因此雲梯落成,讓原本已沈寂的太平老街暫時由沈睡中醒來,人潮帶來錢潮,原本沒人沒小吃店的老街,許多小吃攤又流動回來開店,讓老街又開始做起生意,雖然只是暫時吧?我卻喜歡這樣的感覺,來這裡爬山比較方便。
這一日和學長550一起過來,原本想先走雲梯,不過沒有做功課,不知沒網路預約門票,來到吊橋不得其門而入,我們決定改走由太平老街旁-->孝子路步道--> 大籠頂-->獨立山步道,轉馬路走回太平老街用餐。
▲路口,有一座窯,好像是窯烤PIZZA爐。
我從前遊記寫過,由樟腦寮車站上獨立山-->大巃頂-->轉馬路走到太平老街吃飯,再原路回去取車回家的行程,但連接太平老街到大巃頂的孝子路步道,一直沒走過,剛好利用這一次來走走。
向當地人打聽後得知確切的走法,我們來到孝子路步道入口,這裡有一座窯,好像是窯烤PIZZA爐,說不定價日有開店,今天非假日沒有開。
▲孝子路步道入口的標示。
▲步道上青竹掩映,小徑通幽。
孝子路步道取名在於步道遍植孟宗竹,有令人思及孟宗哭竹的孝親典故,我們喜歡走步道,卻難有思古風情,不過足踏清幽山徑,山高風清,今日冬風不冷,二旁竹林搖曳間,清涼美意,雖已入冬,清涼翠竹仍帶給人陣陣美感。
▲來到第一個叉路,依指標轉往大巃頂而去。
從去年被無業青年衝撞後,人生被強迫改變,已經有一年多無法爬山,走孝子路步道,一訪清幽山林,步道二旁遍植翠林,步行綠竹掩映間穿行,心神滌濾脫俗,步道由太平一路向上,直到大巃頂才有停歇,剛停下來其實也到頂。
大巃頂一帶是梅山茶區,沿途盡是清綠茶園,茶在清新山林中,吸取高山清靈,我喜歡這一帶清新山頭氣,每年我也都買梅山茶,一大早現泡茶飲,喚醒我的身心靈。
往大籠頂徒中,山林疏漏間,一回首太平雲梯出現下層山間,你可以清楚知道步道更高於雲梯,登高遠眺,鄰近山色盡收眼底,可以和雲梯看到相同景緻,不過高度更勝一籌。
▲走步道回首下望,太平雲梯也收入眼底!
▲登高,轉往另一邊,太平老街再收入眼底。
▲大巃頂茶園
▲在大巃頂茶園內眺望前方雲海。
走往大巃頂茶園約有三條路線
1、我們今天所走的孝子路步道。
2、太平國小對面竹林茶坊的古道入口
3、從獨立山步道方向而來,到奉天岩後,再直上大巃頂茶園。
走到大巃頂,我們略事休息,對面山色,浩蕩而來,陵脈層巒起伏,依序沿伸至遠方,遠方雲海與中間山色,近處翠綠茶園,層次美感相疊,清靈美感,滌濾心神,真該常來爬山。休息喘口氣,吸收山色清新味,我們要回到太平吃午餐,由此先走獨立山步道,往下切奉天岩方向,最後找到叉路口,我們在此轉回公路,走著公路,回到太平老街。
計算時間約略走了1.5小時,略有爬坡的步道行程先結束,重新開始有店面營業的老街吃飯吧!
▲獨立山至大巃頂步道。
▲沿步道下切,可以走到馬路。
▲回到太平老街,今天要在此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