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秋天問我車埕的楓葉紅了嗎?說真的,台灣那麼熱,秋老虎總是雄壯威武,刻板印象的秋楓和溫帶國家定律到台灣得修正。
車埕的緯度和海拔都不高,想像中的「秋色」往往跳票,還不如等到11月至來年1月,我們期望的繽紛,大約在冬季。
進入冬季,林木悄悄添了新裝,綠郵差化身黃毛ㄚ頭,楓葉瘋黃、當紅不紅,落羽松變臉、火大焦燥,美人樹傲驕、故作姿態,大白鷺不依、頓足,像嘎眯這類照欲症發作的人便會乖乖現身維和。
披耶思,這些相片攝於一月上旬,並非眼下的11月,要是我再拖下去就可以幫相片慶生了有沒有? XD
集集支線的起點二水,慢火車一路悠哉,開過濁水(名間)、集集、水里,終點車埕。
早在日據時代就因應埔里糖廠輸出,而有了往返埔里車埕間的輕便車軌道,由於曾是上百台輕便車挨挨擠擠、排排站的地方,閩南語喚為車場,想來也是車的門埕、車埕,如此註定了 車埕 名號。
大觀電廠興建後,方才拓寬為七分車鐵道並匯入西部幹線,成為集集線小火車的生力軍,是集集支線的寵兒老么無誤。
早年因木材業興盛的車埕,在1995年禁伐木後一度沉寂,而正是那樣的寂寥靜謐,鏤刻我童年記憶的風景。
在車埕積極推動觀光並成為日月潭風管處的子民後,每逢假日,遊客雲集,老舊情懷慢火車緩時光裡,揉和多少商業氣息和喧囂,真好奇如今的景況是否超越我們來不及參與的往日繁華?
若生性喜靜,想要還原幽靜車埕倒也不難,要嘛傍晚到,要嘛早點到,吃早點的時候到,再不然,選平日造訪大可安啦,鼓吹恣意不羈的靈魂翹班翹課吧~(大誤)
話說某日我難得在車埕待到晚上,更難能可貴的是還記得帶相機,於是我歡天喜地的拍了好多張我最弱的夜景,雖沒腳架,雖然只是台小傢俬,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干顏回啥事)
回到家正要拿出記憶卡時,這才發現莫非定律強大無比,我的相機裡根本沒裝記憶卡... ... >”<
於是另找個清晨洩忿,才怪。
只為拂曉的車埕寧和,地球人多半還在賴床,第一班列車蓄勢待發。
我和我自己的影子,一個人在車埕遊遊盪盪,同綠頭鴨一起橫行霸道。
若仍嫌底氣不足,待店家開門,不妨到車埕酒莊來杯梅酒、吃點小醋,#開車不喝酒,酒後不開車。#從容迎向第二波遊客,再揮手自茲去,扯淡完畢,補眠至上。
【延伸行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