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潭秘境首發!光復鄉馬錫山下即將開放一處美麗的私房景點,未來也將是縣內新亮點,吉利潭遊憩區。
2017-11-28日,吉利潭在哪?姐一張圖,給您明白的了解(笑),南下台9線247.5K,過馬太鞍溪橋的第一個路口,請往右側,橋旁有條小路,進入光復鄉大馬村林森路(北上的朋友,還沒上馬太鞍溪橋前的路口往左側)
轉進來後有個指示牌-吉利潭遊憩區,沿著大馬村林森路穿過小村落往山邊行
會越過河堤,但不用緊張,繼續續行,從馬太鞍溪橋到吉利潭大約是2公里便可抵達
因目前還沒對外開放,大門仍圍起,據新聞報導開放日期大約是在2017年12月初,但見許多慕名而來的遊客已先後探點並上網打卡,故大女孩也立馬跟進踩線(笑)
前頭說大門還圍著,正愁著不會白跑一趟吧?往前看又發現側門處停了幾台車,於是也將車停在附近,原來側門小路未封。輕聲輕腳晃了進來,咦!園區內早已有數名遊客,當然還有一些工人正在做最後的收尾工作吧?小路進來,見一處同心林大石碑,廣西貴州、光復鄉植樹記念碑(想是姐妹締結情)。
馬錫山下的一顆明珠,真是別有洞天,園區景觀變得更美!不難想像,未來絕對是光復鄉的亮點、熱門景點~
底下放一張遊憩區的導覽圖,四座拱橋、一個生態浮島、一座涼亭、戲水道、觀星丘、祈雨廣場等,園區面積約3.2公頃,也滿有規模!
因是利用午休時間來探境,扣掉來回路程,姐只有35分鐘的時間湖潭一周,故不能慢,動作得要加快(笑)。
這是第一座橋:平拱橋
平拱橋下是半月溢洪口
今天天氣好到不行,360度隨攝,山清水秀,醉在山林間。
環潭步道見媒導報導長度是818公尺,步道寬倘,攜家帶幼戶外活動,會是很棒的地方
來到第二座拱橋:映月拱橋,橋身很美,也因是新的設施,感覺新穎。
水碧山青,如此美境,讓人很有幸福感(笑)。其實吉利潭早年曾有格友介紹過此處,但感覺面積好像沒有現在大且美,只是簡單的有個小潭,經過改建整條後,簡直是大翻身!
從映月拱橋橋上看向第一座橋:平拱橋,潭水湛藍無比,美到詞窮@@
繼續往第三座拱橋方向,左側為戲水道,夏季帶小朋友來戲水、泡腳應該也不錯。
涼亭及第四道橋在另一頭,等等也能走過去
走到第三道橋:三拱橋,也是古色古香,遠觀近看皆美。
再往前就沒有路,動線就是要越過三拱橋,才能走到對岸
站在橋上環顧四方,風光旖旎,真不枉犠牲午休時段(笑)
中間一塊是生態浮島,不過面積還真的滿小,大概只有鳥類會停靠,外型多角度觀看似月又似台灣本島(笑)
下了第四道橋後,見到園區內唯一的涼亭-思源亭,夏天若來時可能得要耐曬,因園區新植的樹種得要幾年後才能成蔭。
唯一看到的大樹是思源亭旁的這棵,看樹幹粗大又筆直想是有一定的樹齡,很有精神又翠綠。
映月橋配上後頭山區的好幾架鐵塔,似乎也自成一局,有點無縫接軌的概念(笑)
靜謐、空靈的境界,也許因為還沒對外開外,秘境無誤。待人多時,這樣的畫面得碰運氣囉!
吉利潭又名忘憂湖、情人湖,日據時代開鑿成"儲木池",也是阿美族人戲水的秘境,乾旱時會在此地舉行"祈雨祭"(難怪中間有個祈雨廣場)。隨著伐木業式微,潭邊護岸崩壞嚴重、雜草叢生,幾乎淹沒於馬錫山中。
經過光復鄉公所和農委會水保局的整建,從民國103年起至今分5期計畫,才有現在看到的新吉利潭風貌。據網路新聞報導,吉利潭預計在2017年12月6日正式開放。
這處是潭心觀景區,頂頭沒有遮陽,大熱天時最好自備洋傘、帽子等防曬用品。對了,也請自備飲水,當然垃圾不落地,謝謝!
原本缺乏管理之地,經過公所、水保局的努力,將原本荒廢大陂塘變身為與大自然共融的生態、綠癒、親水區,正式開放後一定會帶著家人再訪。
這樣美的拱橋,您不心動?姐可是很心動,站上橋上不管看向哪一邊,都猶如世外桃源般,很是療瘱。
吉利潭正式開放後想必也是由光復鄉公所承接管理,希望能繼續保持這樣的環境並能好好維護。當然如果還能逐年添些一些硬體設施,鐵定能成為明日之星,例如:洗手間、飲水問題(較為迫切)。
因準備回去時,聽到二名遊客在找洗手間,這才想到,剛沿著環潭步道走一回,還真沒洗手間(嚇)。
當然不可能一次做到完整,相信相關單位也會重視不足之處。另外還特別注意到一件事,園區內環潭步道沿線均大量種植桂花樹,待季節一到,桂花飄香是指日可待(笑)。
園區內也種了些樹,但樹得要熬個數年才會有成效,期待未來的發展~
走讀行腳日期是2017年11月28日,吉利潭雖還沒正式開放,但因部份電子媒體已先行報導,故已有慕名而來之旅人或攝手。當然大女孩也不例外,午休時間趕緊快閃來個搶鮮(先)版。
初探印象是驚艷及讚嘆,但若能在潭邊多擺些石椅供人休息或多些遮蔭處(如涼亭),另外洗手間的問題若能及時解決就更加完美囉~
吉利潭
位置:台9線247.5K(南下是過了馬太鞍溪橋的第一個路口往右側),穿過光復鄉大馬村林森路往山邊續行約2公里即可抵達。
大女孩的花間情事粉絲專頁,希望舊雨新知多加關注唷
按個讚,謝謝!這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