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虐心!我到底該不該敗下去呢?購買哩程的三大好時機

好虐心!我到底該不該敗下去呢?購買哩程的三大好時機,信用卡,飛機,出國,機票,部落-1

To buy or not to buy, that is the question

不來弟與萊恩的「實戰攻略」系列分享,在FB社團內引起討論,獲得許多讀者的肯定,但也有朋友提問:「到底刷了多少卡才累積那麼多哩程啊?」、甚至有新朋友直接說:「累積哩程根本是有錢人的遊戲,我們玩不起啦!」,對於這些,我想有必要做個說明。

筆者的消費力很普通,比一般沒玩點數的人可能多了些,但相較大戶則僅僅乃九牛一毛,累積的哩程事實上無法應付旅遊需求。不足的哩程缺額要怎麼辦?其實我在三篇實戰攻略中已經寫的很清楚了,忘記的朋友請複習下:

結合開卡獎勵+小額購買,踏上躺平返鄉之路

玩轉阿拉斯加航空哩程,手把手帶你實現兩人高空洗澡心願

妙用ANA哩程,規劃令人羨慕死的環球蜜月之旅(上)

妙用ANA哩程,規劃令人羨慕死的環球蜜月之旅(下)

相同的重點,萊恩的ANA實戰攻略中也有提到:

善用ANA哩程全家桶+信用卡日常消費,讓家人舒服來過感恩節

其實補好補滿的關鍵不外乎是:A. 信用卡開卡獎勵(sign-up bonus)+B. 直接購買不足哩程+C. 優化日常生活消費累積等三件事。善加運用、規劃這三者,將會大幅度降低各位出門的成本,這也是Trip+部落格成立的宗旨。這篇筆者想談談B.部分的問題:當航空公司直接「賣哩程」的時候,到底什麼時候該買?什麼時候不該買呢?應不應該趁著便宜的時候買哩程囤積呢?應不應該把哩程當作是類現金的投資工具呢?

我的答案是:事無絕對,必須依據每個人不同的需求來判斷,因此本文將會對每個問題做多方面的討論,而不會給肯定的答案。也請妳/你一起動動腦,想想「自己需要/想要」的是什麼,畢竟只有自己才最了解情況囉。

————————————————————————————————–

A. 什麼時候該買?該不該囤積里程呢?

哩程與點數,可以用來「支付」機票或是酒店的價金,甚至可以兌換為Gift Card或Paypal額度成為真正的錢,是一種類似貨幣的價值載體,自然而然地具備「市場價值」。但由於航空公司的種種限制,哩程的流通性比貨幣差很多,因此價值分歧較為嚴重。拜網路資訊流通容易之賜,目前市面上大部份的哩程都有所謂的「估計價值」,筆者將其整理於下圖。請留意,哩程估值會隨時間起起伏伏,下圖僅代表文章貼出時市場的看法,不能保證未來也是如此。

好虐心!我到底該不該敗下去呢?購買哩程的三大好時機,信用卡,飛機,出國,機票,部落-2

請留意,「估計價值」只是市場依據其兌換能力、折抵價金能力的評價,並不等於「販售價格」,普遍情況下販售會高於估值,請各位朋友不要拿著不來弟的表格去和航空公司殺價(這樣不來弟會被航空公司斬首示眾,嗚嗚嗚)。我們談估值,是為了讓心裡有個底,如果今天航空公司推出「賣哩程」促銷的單價接近或略高於估值,就是入手的好時機

好虐心!我到底該不該敗下去呢?購買哩程的三大好時機,信用卡,飛機,出國,機票,部落-3

上圖是美國航空的Cyber Monday促銷,3,687.5美金(含稅後3994.06)可以購買200,000哩程,相當於每哩2美分(cent per mile, cpm),如果使用CITI Premier信用卡購買,由於旅行類消費將獲得三倍點數,大約可以賺取12,000 TYP點數,大約相當於200美金,會進一步將平均成本降到1.9美分,略高於估值5.5%。不來弟個人的建議是:

如果妳/你購買點數的目的是補足少量不足哩程,換句話說:不足的哩程佔總哩程需求量的30%以下,價格高於估值30%、甚至是40%都是可以接受的,畢竟只差一點點就達到目標了!

如果妳/你購買點數的目的是補足大量不足哩程,換句話說:不足的哩程佔總哩程需求量的30%以上,而兌換的標的是「商務/頭等艙」時,建議價格不要高於估值20~25%。

如果妳/你購買點數的目的是補足大量不足哩程,換句話說:不足的哩程佔總哩程需求量的30%以上,而兌換的標的是「經濟艙」時,建議價格不要高於估值10%。

好虐心!我到底該不該敗下去呢?購買哩程的三大好時機,信用卡,飛機,出國,機票,部落-4

最近伊比利亞航空(Iberia)也在進行哩程促銷,有趣的是伊比利亞航空的哩程與英國航空的哩程可以1:1轉換,因此這意味著我們可以用1,800歐元(約1,900美金)買到140,000的英國航空哩程,平均單價僅1.36美分!比估值還低,這時候不買真的對不起自己。這帶出了一個問題的答案:什麼時候應該囤積哩程呢?

筆者原則上不建議囤積哩程,我都是建議有需要再買,畢竟現金部位操作比較靈活。但當航空公司的促銷價比估值還低10+%的時候,如果未來確實有旅行的需求,建議把握機會入手。

B. 什麼時候不該買?哩程可以作為投資工具嗎?

每次準備要亂花錢的時候,我會問自己:有沒有不買的理由?前陣子天貓1111光棍節時,不來弟生性慵懶,很想要買小米自動車(幻想日後移動都靠這個就不用走路惹),但是這個幻想馬上就被槍斃了,因為可以找到一萬個不買的理由…

哩程也是一樣的,當妳/你完全沒有需求的時候,即使再便宜也不該買。如果妳/你正在事業的高峰期,每天想著都是公司怎麼成長,職位怎麼升遷,完全看不到在可預見的未來有飛行需求的時候,千萬不要買。也絕對不要把哩程當作是投資工具,哩程本質上只會不斷貶值,不來弟從來沒有看過升值的案例,雖然有少數人透過短線操作套利成功,但大多數的情況,哩程放在航空帳戶內不會生利息,航空公司也不會做善事調低兌換表格,所以真的不要沒事囤積啦。

好虐心!我到底該不該敗下去呢?購買哩程的三大好時機,信用卡,飛機,出國,機票,部落-5

另一個不該買的情況是:不要在沒有促銷的情況下直接和航空公司購買哩程。例如長榮航空雖然近期放寬了哩程購買的規定,但是其單位價格高達每哩4美分,遠遠超出其哩程估值1.6美分100%以上,這時候完全不建議購買。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讓許多朋友在考慮要不要直接與航空公司購買哩程、評估價格划不划算時有所參考。

 

常見問題 Q&A »

  • 哩程可以兌換成什麼?

    哩程可以兌換機票、酒店、Gift Card或Paypal額度成為真正的錢。

  • 哩程的估值是什麼?

    哩程的估值是市場依據其兌換能力、折抵價金能力的評價。

  • 什麼時候該買哩程?

    如果購買點數的目的是補足少量不足哩程,價格高於估值30%、甚至是40%都是可以接受的。如果補足大量不足哩程,而兌換的標的是商務/頭等艙時,建議價格不要高於估值20~25%。如果兌換的標的是經濟艙時,建議價格不要高於估值10%。當航空公司的促銷價比估值還低10+%的時候,如果未來確實有旅行的需求,建議把握機會入手。

  • 什麼時候不該買哩程?

    當完全沒有需求的時候,即使再便宜也不該買。不要把哩程當作是投資工具,哩程本質上只會不斷貶值。不要在沒有促銷的情況下直接和航空公司購買哩程。

覺得這篇文章不錯:
關閉視窗

儲存至我的收藏

關閉視窗

新增收藏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