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Dec, 2015.
104年的最後一天
風和日麗
是考古的好時機
有鑑於上次的閉門羹
這趟可是問清楚才前往
#1 紅磚屋配藍天白雲最搭

#2 池塘邊的大樹像傘一樣

#3 半月池的對岸 拍倒影

#4 半月形的池塘,池水來自基地後方,並與建築物的引水道及飲水系統相連

#5 形成有排水功能,兼具養魚、防火、灌溉與風水等作用的設施

#6

#7

#8

#9 喜歡這棵大樹

#10 前埕與第一進

#11

#12 懸魚都不同 也精緻

#13 門上有懸一方「文魁」匾、以及陶塑燒成的「樹德堂」三字

門左右則有「八仙帶騎」、「加冠錦上花」及「琴棋書畫」等交趾陶牆堵
#14 磚雕也是這邊的特色之一

#15 交趾陶也不要錯過

石門框 刻有八仙和福祿壽喜財的
#16

#17 中埕

#18

#19

#20

#21

#22 進士原是科舉的科目之一。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

在明朝和清朝,殿試封錄取考生為三等稱三甲。
一甲僅錄取三人,依次為狀元、榜眼、探花,稱進士及第
進士是功名的盡頭,就算是對名次不滿意,亦不可以重考。
民間對各類名次的進士習慣皆以「狀元郎」稱呼之。
#24

#25

#26

#27

#28 後院

#29

#30 蒲桃, 屬常綠小喬木,分枝錯綜形成圓錐形或短卵形樹冠。

葉薄、革質、全緣,長橢圓狀披針形,表面暗綠色,光澤,背面淡綠色或黃綠色。嫩葉淺紫紅色。
花於一至四月開放,花期甚長,2~6枚花簇生於小枝頂端,形成聚繖花序,
雄蕊呈細絲放射的粉撲狀,具芳香,花瓣淡黃綠色或帶綠白色。
果實於五月下旬開始成熟,球形,卵形或扁球形,每果重約 14~26 公克,外皮淡黃白色,
略帶紅暈或杏黃色,水分少,味甘帶玫瑰香氣,肉薄中空,種子 1~3 粒。
以肥沃壤土低濕地栽培最好。
#31

#32

#33

#34

#35

#36

#37 櫃檯腳也都有細緻的雕刻

#38

#39

#40

#41

#42

#43 廚房

#44

#45

#46 進入祖先廳內陳設簡潔,牆面上的左字右畫,描寫晚清士紳宅第家居生活的彩繪

「和合二聖圖」↑
#47 「李白醉酒圖」

#48

#49

#50

#51 進駐的文創店舖在最外圍, 這兒是香鋪 正在曬香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左護龍竹節窗下有書卷橫披以及陶燒警句:「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入則篤行,出則友賢。
讀書者不賤,守田者不飢、積德者不傾,擇友者不敗。」

#66

#67

#68

#69

#70

#71 「樹德堂」內部架構採用抬樑式的三通五瓜加前後步柱的出拱結構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鳥踏的二側葫蘆形狀不一樣

#107 發現一隻小小龍, 是木須嗎 ? (貓姐姐~ 你動畫看太多啦...)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三個屋脊 造型都不同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差點被我跳過的重點 : 門樓

#125 當初的主要出入口

#126 剛好在陰影下又在窄巷內... 有點難拍

#127 交趾陶裝飾的部份 殘破的蠻嚴重 真可惜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中午過後正面才是順光喔~

每個面都要有漂亮的光線, 得呆上一整天囉~ 呵呵
文中部份資料來源 : 臺中市文化資產處
http://www.tchac.taichung.gov.tw/monuments/Details.aspx?Parser=99,5,27,,,,18,,,,,,%e8%ab%8b%e8%bc%b8%e5%85%a5%e9%97%9c%e9%8d%b5%e5%ad%97,,,,19
地址
潭子區大豐村潭富路二段八八號
週二至週日
上午 9 : 30分 ~ 12 : 0 分止
下午 13 :00 ~ 17 : 00分止
定時導覽
每週日10 : 30分
每週日15 : 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