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古格王朝的記憶中離開,札達地質國家公園成了我們最早到訪的地方,此地範圍十分廣大,地質國家公園的入口處,可見一座顆立碑石上頭刻有札達土林地質國家公園的文字,土林是遠古大湖底受到造山運動影響,在湖水枯竭後的隆起過程中,湖底沉積的地層長期受到流水切割產生的溝渠紋路,在風化剝蝕後形成的特殊地貌。清晨的陽光,並沒有讓人曬到無法忍受,反而有種溫暖的感覺,特別是在西藏阿里的微涼空氣下,土林的陽光成了一種驚喜,也成了相機鏡頭裡的不可或缺的意外插曲。


接續著入口的光影遊戲,車行進入了峽谷,此時陽光仰起了額頭,恣意地在山壁上渲染出一大片的金黃,是的,這是土林最美的景致,因為你完全無法預知他的作畫方式,只能被動的等待這一筆筆刻印在山壁上的筆觸和顏色,搭起的另一種未知,站在峽谷中間的小山坡上,360度轉了一圈鏡頭,人也同時經歷了一場時間的錯覺,不曉得今夕是何夕的美感與滄桑,也不曉得歲月牽引的盡頭,是如此的難以捉摸不定。


再往高處走去,土林裡的「樹木」 更是一目了然,高低落差高達數10公尺,姿態各異,光線穿梭在樹林間的溝縫中,是種千姿百態也罷,是種花枝招展也罷,不同的角度在藍天低沉的襯托下,別有一番情趣。事實上,札達土林是河湖經過長年的演化而沉積的半固結岩石,隨著藏區不斷的持續抬升海拔,且經過漫長的風化剝蝕和雨水沖刷所形成的特殊垂直節理地形,在不同的地理條件下,有類似頭髮、細溝的紋理,層次分明豐富,形成難以數計的土林奇特地貌景觀組合。


只不過來到這裡,好像沒有來點不一樣就感覺有點奇怪!不管是全部趴在地上排近景的花朵與遠景的山脈,還是跟好友來個跳躍在懸崖,都是個可以做的選擇,但一是要不怕髒,二是心臟要夠力,否則就可能成為「墜入凡間的精靈」或是「悲傷茱麗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