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樣大剌剌強調海鮮食材的特色與鮮度的畫面在台灣算是相當常見,我自己就常在夜市、或是路邊的海鮮店家看到這樣的陳設,而在台南行之前,我也在冬天硬要衝永安漁港的行程中看到一些店家以這樣的方式吸引饕客的目光,但是,對於一個從小看到「海鮮的臉」(按:即海鮮具有眼、耳、鼻等等相似於人類五官的樣貌)就害怕到食不下嚥的人來說,這樣熱情的陳設並不會有很大的吸引魅力。
幸好,在大學開始受到同學朋友的影響,我激勵自己跟著吃海鮮、後又受到三井、欣葉生魚片的感召之後,終於可以漸漸擺脫國中時期在教室被人拿著「完整版小管」追著跑的陰影...(這部分有高中八股作文的嫌疑)。話不多說,在經過二十篇(我也嚇到!!!)的台南小吃之後,總是要來個正式的結尾來幫台南吃到肚子炸開行作一個暫時性的句點。慶平海產,就是你。
一改我對於海產店壅擠、潮濕的印象,位在安平'港附近的慶平海產有著頗大的店面與乾淨的空間,而且選在非假日的時間來,我們免去了人擠人的可能,還可以在用完餐後在附近的林默娘公園、港口河岸吹風散步、聊天、看看美麗的媽祖雕像、以及遠眺港口漁火(還有發一下坐擁豪宅遊艇的白日夢)。
網路上已經有不少關於慶平海產的熱心分享,直接進入食物比較阿莎力。
--鮮切筊白筍(有網友指正為"麻竹筍"!)--
記得在某些餐廳的菜單上,會將筊白筍另名為
美人腿之類的菜名,當下看到的時候會覺得很有趣,不過現在看到照片倒是覺得蠻有道理的,因為剛現切完的筍子有透白且泛著「水光澤」的模樣,這不正是女孩子最想要的膚質狀態嘛!!?
--感謝,另外裝盤--
一般對筊白筍的乘盤方式不多筍塊上方淋上一條條的美乃滋、或是將沾醬擠在盤子邊,慶平這邊則是將美乃滋沾醬另外放在小碟中。冰鎮的筊白筍本身具有的水分與甜味不太需要沾醬的幫助,咬一口的鮮脆跟冰涼的水份很解熱,這樣吃,剛剛好。
--生魚片拼盤--
我已經不太記得正確的生魚片名稱,只記得點了旗魚、牡蠣等等,慶平這邊強調食材的鮮度,生魚片吃起來真得很不錯,沒有可怕的腥味或是嚼不爛的情況發生(我只會這樣評斷),而且我原本不敢吃的牡蠣在老師的鼓勵之下,也順利的被我吞嚥入肚。
--甜的--
幼稚園因為被貝殼類生物"綠綠泥泥"的印象嚇壞,我一直很難攻破對貝殼軟體這種無足類生物的恐懼。在慶平,有點戰戰兢兢的夾一口嚐試,真得不會可怕。
已經或在調好的鹹甜醬汁、和蔥花之中的牡蠣,因冰鎮的關係在嘴中只會讓人感受到淡淡的甜味,甚至有一點碎冰(?)的口感,記得當晚我吃了超過一口!
--炒菠菜--
菠菜吃得出新鮮,雖然份量有些少,但是沒有很油膩這點真得還蠻好的
--川燙花枝圈--

海鮮餐廳我自己必點的菜色,Q彈有勁的花枝圈加上一些些薑絲就很棒,喜歡重口味一點的也可以沾店家裝在一旁的辣醬。
--酥炸干貝--

正確的菜名我已經記不清楚,只好以作法來稱呼。這算是今晚菜色中我覺得最可惜的一品,因為干貝本身的口感已經很棒了,但是酥炸的手法以及點綴用的蒜酥和腰果遮蓋掉干貝的特色,吃起來變得有些普普。
--干貝肉--
從外觀還有老梗的斷面秀來看,干貝應該是很不錯的啊!但是我吃得當下嘴裡只剩下麵衣、還有酥炸配料的香味,這樣好像對不起干貝先生小姐。
--魚頭西瓜綿--

來慶平除了
白鯧米粉必點之外,其實這份魚頭西瓜綿也一定要是試看!!湯還沒上桌前我真得對「西瓜綿」一點概念也沒有,老師還幫我打預防針地講解了甚麼是西瓜綿、吃起來會像甚麼味道等等。等到湯上桌之後,乍看之下是個跟一般魚湯沒兩樣的湯品,開始挖寶撈湯底後,發現幾個外觀跟絲瓜+冬瓜很像的東西,就是
西瓜綿。

--酸甜好滋味--
魚肉很鮮美不說,我這晚的心思都被酸甜的西瓜綿給吸引走了,看她的外表會以為是沒有味道的蔬菜,結果吃起來有淡淡的甜味,還有我這跟孕婦一樣愛吃酸人最愛的酸味!但他的酸味不會讓人變成酸梅臉,恰恰好的酸甜味在炎炎夏日反而成為幫人解膩的好湯!
--贈送水果--
